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

ID:1395970

大小:1.40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7-11-11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_第1页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_第2页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_第3页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_第4页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及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及中医临床路径制定的思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协作组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临床专科是医院的最小运行单元,临床专科的工作核心是临床研究,针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以高临床疗效,突出每个专科的优势和特色;探索临床科室的建设以及临床人才培养。重点专科就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就是医院的优势和特色科室,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临床专科与学科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社会科学中的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自然科学、

2、社会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自然、社会、人文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第二种含义: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侧重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学科的概念学科是高校的细胞组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学科的高校,高校的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学科中展开的,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科学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总体思路简称“1310”。“1”即一个目标,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

3、的总体目标;“3”即三年时间,从2008年到2010年;“10”即十项工作:一是梳理各重点专科主攻病种临床诊疗方案,二是形成主攻病种中医治疗现状评价分析报告,三是验证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四是研究解决中医药治疗的难点,五是优化诊疗方案,六是建立视频网络系统,推广优化后的诊疗方案,七是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的病种,八是完成各重点专科项目单位建设任务,九是形成各专科建设工作指南,十是每个主攻病种组建锤炼一支队伍。十一五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工作确立了外感高热、脓毒症、中风、喘证、急性中毒、真心痛、急性心衰、消化道出血为优势病种;建立了六个疾病协作组;梳理

4、了外感发热、脓毒症、中风、喘证、急性中毒等病症诊疗方案,并进行了临床验证;制定了外感发热、急性咳嗽、喘证、中风的中医临床路径,脓毒症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23家重点专科的基础之上,新增单位16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办公室备案);扩大了中医急诊队伍。中医急诊临床重点专科工作四家医院急诊科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五次重点专科研讨会(北京、上海、昆山);大型中医急诊专著一部,陈绍宏教授主审,姜良铎教授主编,国家十一五教材一部,国家十二五教材三部。成立十一个疾病协作组:中风、外感发热、血证、痛证、胸痹、厥脱、喘证、三衰等;三批中医院急诊科必备药品;国

5、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发布了中风、外感发热、血证等诊疗方案。进行了剂型改革,研制了清开灵、生脉、参麦、参附、穿琥宁、醒脑静等注射液,和胶囊、口服液等。推动了急诊事业的发展。中医急诊的历史回顾诊疗方案非常完备,但推广使用率很低;药物研制越来越多,但明显临床疗效和推广使用者少;科研项目不能很好与临床疗效挂钩,科研成果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并取得临床疗效;基础研究多临床研究少;不能明确把专科优势表述出来,且信心十足;专科界限不清楚,学科的内涵外延含糊。存在的问题要正视十二五期间我们的任务增加中医急诊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原来23家的基础上争取到30家以上,

6、扩大队伍是专科建设的根本,也是基础。完成和完善中医院急诊建设指南,争取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危重病质控中心。保证每家医院急诊科自身队伍建设。队伍的建设名老中医经验的传承,以急诊协作组为主,增取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医急诊名医经验传承培训班,以北京、成都、上海、南京为主,以吴显中院士(急腹症)、王永炎院士(中风)、陈绍宏教授(中风、经方应用)、姜良铎教授(感染)、马智教授(感染)、梅广源教授(岭南温病)、周仲英教授(外感发热)、吴银根教授(喘证)等。讲课与病例讨论结合,门诊与查房结合。继承是中医急诊发展人才战略的根本,也是中医急诊团队建设的基础。

7、人才战略现代急救技术的汲取和研究,优势中青年医师的培训: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血液动力学监测等等。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的学习是实现中西医急诊危重病沟通的关键。急性病毒感染(呼吸道):经典中医学的伤寒、温病、瘟疫实际上其核心是病毒感染,中医药治疗急性病毒感染有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脓毒症(急性重症细菌感染):中医外科学的疮疡、痈、疽、疔实际上就是细菌感染,疔疮走黄是脓毒症中医最早的记载,基于外科、妇产科必将有新的突破。确立主攻方向血脱(失血性休克):诊断明确,中医古今皆有研究和探讨,疗效优势明显,尤其出现“休克”,在液体复苏的同时结合中医学“无形之气速当急

8、固”之说,如何实现“限制性液体复苏”必能降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肺系疾病:AECOPD、肺纤维化,西医没有明显疗效和治疗方法的疾病,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