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

ID:13963411

大小:94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册阶段综合测评试题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0分钟)[学业达标]1.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原有的王号不足以“称成功,传后世”。特更名号为(  )A.泰皇    B.秦王C.始皇帝D.郡王【解析】 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故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答案】 C2.下图是古代皇帝的诏书,皇帝“诏书制”最早可以追溯到(  )【导学号:32700010】A.夏启B.秦始皇C.商纣王D.周武王【解析】 皇帝的命令称为“诏”,是自秦始皇开始的,故选B项。【答案】 B3.秦朝“三公”的权限中,属

2、于丞相的是(  )①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②负责监察百官 ③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④执掌群臣奏章A.①B.②C.③D.③④【解析】 ①属于太尉的权力,②④属于御史大夫的权力,③属于丞相的权力。【答案】 C4.(2015·北京学业水平测试)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导学号:32700011】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郡县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故选D项。【答案】 D5.(2015·上海高考)在中央集权体制初创的秦朝,选用啬夫的是(  )【导学号:32700012】A.太

3、尉B.皇帝C.郡守、县令D.承相【解析】 秦朝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与选用啬夫无关,故A项错误;皇帝直接任命地方郡守和县令、县长,与选用啬夫无关,故B项错误;郡守、县令选用啬夫管理司法和赋税征收,故C项正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与选用啬夫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C6.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制”指(  )A.禅让制B.宗法制C.中央集权制D.世袭制【解析】 秦始皇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答案】 C[能力提升]7.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书绳

4、简策的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秦右丞相封泥    秦廷尉封泥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③④【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秦朝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②错误;廷尉由皇帝任免,④错误;故排除②④。【答案】 C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政治制度相比,主要特点是(  )【导学号:32700013】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5、 ②世卿世禄制 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 ②是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在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位独尊,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和地方官吏均由皇帝任免,没有独立性,因此①③④正确。【答案】 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6、。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1)根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2)根据材料二,

7、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解析】 第(1)问的难度在于“特征”,可以根据材料“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回答。第(2)问可以根据“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等信息回答。【答案】 (1)“封建子弟之制”指分封制。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