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

ID:1396972

大小:1.16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7-11-11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化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化学原理FundamentalsofElectrochemistryInstructor:SongmeiLiOffice:MSEB305Office:byappointmentE-mail:songmei_li@buaa.edu.cnOfficephone:82317103RationaleWhydowelearnelectrochemistry?CorrosionscienceSurfaceprotectionengineeringNovelalloydesignElectrochemicalindustry绪论Introductio

2、n电化学研究对象电化学科学的应用电化学发展历史第一节电化学研究对象一.不同的导电回路电子导电回路ElectronicCircuit原电池GalvanicCell电解池ElectrolyticCell电子导电回路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回路称之为电子导电回路。载流子:自由电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载流子:离子+电子电解池由外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电极,在电极上发生电极反应的装置。载流子:电子+离子几个重要概念第一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部自由电子的定向运动而导电的物体,即载流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的导体,叫做电子

3、导体,也称第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凡是依靠物体内的离子运动而导电的导体叫做离子导体,也称第二类导体。两种导电体系:电子导电回路电子-离子导体串联回路两种导电体系的区别:电子导电回路中只有单纯的电子(空穴)流动;电子—离子导体串联回路中两种载流子是通过电极/溶液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传递电荷的,并且导电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化学反应。二.电化学体系的定义电化学体系:两类导体串联组成的,在电荷转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随有物质变化的体系。电化学反应:在电化学体系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电极/溶液界面(两类导体界面)发生的电化学反应。阳极(anode

4、):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阴极(cathode):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原电池(+)电解池(-)三.电化学研究的内容第一类导体第二类导体界面结构与性质界面反应(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第二节电化学科学的应用电化学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电解式净水器电解熔融NaOH电化学科学在电池研究领域的应用燃料电池原理图电动汽车中电池工作原理图(左图为放电过程,右图为充电过程)电化学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第三节电化学发展历史19世纪70年代Helmholtz提出了双电层的概念;1889年Nernst提出电极电位公式;1905年

5、Tafel提出Tafel经验公式。电化学学科的发展电解质溶液Electrolyte重点要求水化概念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离子氛模型)活度系数概念及其计算溶液电导率,当量电导,迁移数概念及其计算影响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电解质:溶于溶剂或熔化时形成离子,从而具有导电能力的物质。分类:弱电解质与强电解质—根据电离程度缔合式与非缔合式—根据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的形态可能电解质与真实电解质—根据键合类型离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一.水的结构特点水分子为具有不等性杂化轨道结构的强极性分子。液态水是由大小不等的缔合体与自由水分子组成的缔合式液体;固态水(

6、冰)是以氢键缔合成正四面体晶体。温度升高时,氢键破坏,晶体分裂为大小不等的缔合体。二.电离与离子水化电解质溶于水时,同时存在两种变化:电离作用:中性原子或分子形成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水化作用:物质与水发生化合叫水化作用,又称水合作用。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导致水分子定向排列,这样的结果破坏了水层的四面体结构,离子不能裸露存在。离子水化产生两种影响:溶剂对溶质的影响:离子水化减少溶液中自由分子的数量,同时增加离子的体积;溶质对溶剂的影响:带电离子的水化破坏附近水层的四面体结构,改变邻近水分子层的介电常数。三.水化热一定温度下,1mol自由

7、气态离子由真空进入大量水中形成无限稀溶液时的热效应称为离子的水化热。水化热特点:加合性:已知某离子水化热与相应电解质水化热时可求另外离子的水化热。不能直接测量某个单个离子的水化热。四.水化膜与水化数水化膜:离子与水分子相互作用改变了定向取向的水分子性质,受这种相互作用的水分子层称为水化膜。水化膜可分为原水化膜与二级水化膜。水化数:水化膜中包含的水分子数。主要指原水化膜(原水化数),但由于原水化膜与二级膜之间无严格界限,所以是近似值;是定性概念,不能计算与测量。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一.离子氛理论在每一个中心离子周围存在一个球型对称的异电性的离子

8、氛,离子在静电引力下的分布服从Boltzmann定律,电荷密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服从Poisson方程。基本假设在稀溶液中,强电解质是完全电离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是静电引力;离子所形成的静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