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ID:13973304

大小:20.1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2008学年度潍坊昌邑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家创作兴奋点能否形成和出现,是他们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而艺术家生活中的“精神落差”则常常是作家创作兴奋点形成的至为重要的原因。我们发现,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往往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这种“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创作主体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会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因此也就较容易形成创作主体的兴奋。特别是当创作主体从文明程度较高的环境降入到一个文明程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这样的精神落差会使创作主体可能

2、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在同一环境中世代生息繁衍的人们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创作一般离不开风俗叙事,这不仅源于艺术家自己曾经的生活记忆或审美情趣,还与社会氛围、流派风格、个人境遇有种种联系。作家艺术家都应该主动拓宽自己的生活经历版图,开阔视野和胸襟,使自己的审美神经更加趋于灵敏,使自己更具文化敏感性。对某一地域风情中美的发现,须有对另一种地域风情的了解为参照,也就是说,在此地域生活过的创作主体到另一地域更容易触发其创作灵感;或日在新的地域中生活着的艺术主体更容易唤起对原来生活之地的最新发现和认识。  人的一生中有花开花落

3、,有升降沉浮,有盛衰荣辱,在文学史上因人生际遇的变化而可能造成诗人心态的强烈“反差”,常常使得他们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如屈原、苏轼、曹雪芹等。几乎共同的身世命运,几乎共同的身心磨难,造就了他们那“吞天吐地”的博大情怀。在强烈的身世命运的反差中,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遇去反思历史、反思社会、反思现实、反思自己,这也使他们获得了思想和创作的材料,从而使他们在艺术才情的释放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地域的反差与命运的反差,势必引起创作主体一种更深层的反差,那就是文化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反差。  一般说来,“文化反差

4、”不仅具有民族范围内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性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同,自身文化素养不同,甚或民族意识不同,都会造成民族间文化上的差异。这种“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对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新一代文艺家来说,无疑需要拓宽新的文化层面,既能自如地掌握和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遗产,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既是优秀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修养,也是成就文艺大师必不可少的环节。  (选自《学者笔谈》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下列对“精神落差”的概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5、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的创作活动,是艺术家创作兴奋点的形成和出现以及创作优秀作品的关键因素。  B.“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其生活历程中经历了两种或多种富有变化的、甚至截然不同的文化或生活方式而产生的精神反差。  C.“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在经历不同环境后内心发生的情感激荡和碰撞出的艺术与思想的火花。  D.“精神落差”是创作主体获得的对生活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和对自身更为深刻的认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作家、艺术家要想激发创作的激情和灵感,就应该主动参与生活,增加生活阅历,努力开阔视野。 

6、 B.艺术创作主体的文化敏感性和审美的灵敏性往往来自对不同的文化、生活和地域风情的发现与了解。  C.身世命运的反差会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才情,这是因为他们从自身的坎坷命运中获得思想和创作材料。  D.只要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同时又能广泛地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就能成为优秀的艺术家。  3.根据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作主体一旦产生精神落差,就必然在内心发生情感激荡,必然碰撞出艺术与思想的火花,获得一个非常特别的观察视角,获得比当地人对自身更深刻的认识。  B.作家沈从文远离湘西来到北京,地域环

7、境的反差使得他对湘西风土人情更有了诗意的把握,这也是《边城》创作成功的原因之一。  C.人生际遇的变化会激发诗人的创作欲望,促使他们更好地反思,同时也使得他们的艺术才情得到释放,可见“穷愁之词易工”。  D.“跨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显得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使作家全面客观地评估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从而培养出作家较强的文化敏感性。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

8、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