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

ID:13973358

大小:4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_第1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_第2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初中化学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新课标的要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同一学科的同一渗透点、同一渗透途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德育渗透教学模式。我们要努力探索,多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操作性较高的教学模式,以便在以后课堂教学中有据可依。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如讲钢铁冶炼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钢铁史。我国在2400年前已能冶炼铁,约在2200年前已能炼铜。通过这些史料,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使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油然而生。然而到了近代,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了。解放前,甚至连煤油、烧碱、火柴都要从外国进口。在纯碱教学时,可以介绍我国化工专家、制碱的先驱者候德榜的事迹。他从小热爱祖国,焦虑旧中国的科学落后、贫困和软弱。于是,他发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获得公费留美学习。学成之后,他放弃了国外高新聘用和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国外对制碱技术的垄断,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万国博览会金奖。他发明了“候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同时,提醒学生,当今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底子还较薄,综合国力还较弱。通过这

3、些内容的穿插,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树立起为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奉献精神。  1.课堂讲授中渗透  课堂讲授是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内的教育因素深入体味,授课时应力求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教育于一体。  在课堂上贯彻德育教育是新课标学科教学中“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有着其他德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首先表现在学生在校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中度过的,因此德育在课堂上具有时间上的充裕保证,抓住了课堂德育的契机就是抓住了德育的主阵地。其次,德

4、育教育脱离不了知识学习的过程,深厚的情感往往都是建立在深刻的认知基础上的。化学课教学内容提供给了教师和学生无限广阔的教育资源、教育背景,只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德育教育意识,就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寓德于知”,贯通知识、德育的双渠道。再次,德育教育离不开情理的沟通,在化学课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构建德育教育的情景,寓情于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德育效果事半功倍。  在这个方面,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德育渗透课活动,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设想,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2.课堂训练、作业和试题以及教师对作业的批改中渗透  学生在学习中要接触大量的作

5、业、练习、试题,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化学科教师在编选作业、练习和命题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注意增强思想性,发挥其教育功能。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劳动人民凭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早在商代我国人民就会制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还有制火药、造纸术,烧瓷器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向学生讲述这些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在近代,西方国家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而当时的清政府却闭关锁国,视先进的科技为“淫技”,所以导致了科学水平的落后。正是因为科技落后,才使旧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

6、某些方面和国外仍有差距。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些,才能激励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服务。在批改作业时应该体现对学生的关爱,评语及批改的方式应该充分体现其被赋予的德育功能。  化学教师在命题和批改作业的实践中,应抱着以人为本的态度有意识地去渗透德育。  3.在教学的日常性活动中渗透  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