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

ID:1397407

大小:9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11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_第1页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_第2页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_第3页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_第4页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主要景点》考试大纲总体要求本教材只用于口试,口试内容由景点讲解和回答问题两部分组成。景点讲解的考试内容是本教材前六章(天安门及其天安门广场、故宫、天坛、颐和园、明十三陵、长城),讲解内容以本教材为基础。其余各章也是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景区,是北京地区导游应该熟知掌握的。回答问题的考试内容包括本教材的所有章节。通过对本科的口试考试,检查考生对北京主要景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水平和融会贯通的能力。第一章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考试目的通过对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明清两代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历史沿革、规制、用途和今天日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的变化,广场周围建筑的位置、布局、特点、用途的了解程

2、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概况了解明清时期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形成的过程和其周围建筑的布局。熟悉1950年以后天安门广场布局的变化;广场周围的建筑;1999年对广场的改造。掌握辛亥革命后,直到1949年,在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发生过的重大历史事件。第二节天安门一、天安门城楼了解天安门的历史沿革,建成时间及反复毁建的过程;今日对天安门改造和其对公众开放的时间;天安门城台上毛主席画像的特点。熟悉天安门的建筑规制、面积、高度、城台结构、城楼结构、用材及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组成。掌握明清时期天安门的功能,用途和颁诏礼的过程。二、天安门前设施了解华表的位置特点和用途,石狮的位置,特点和用途。掌握外金

3、水桥的规制和用途。第三节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一、“T”字形广场掌握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T”字形广场的范围、特点及用途。二、文东武西熟悉明清时期天安门“T”字形广场周围,国家机关布局的特点及其主要机关的名称。三、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掌握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位置、用途及其俗称的来历。四、千步廊熟悉长步廊的结构、位置、范围和用途。五、大明门了解大明门的位置、名称变化、对联内容。六、正阳门了解正阳门的位置、结构及其毁建的经过;了解棋盘街的位置和特点。第四节今日天安门广场一、广场与长安街掌握今日天安门广场的范围和特点。掌握明清时期和今日长安街的范围和长度。19二、国旗、旗杆、升(降)国旗仪式了解中华人

4、民共和国国旗产生的过程及第一面国旗收藏的地点;了解《国旗法》颁布的时间,旗杆基座和旗杆的特点。掌握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的形式;国旗护卫队的组成,行进要求;升降旗的时间,升旗速度。三、人民英雄纪念碑掌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营建过程及其规制;纪念碑碑文的内容;纪念碑上浮雕的内容(按时间顺序)。四、毛主席纪念堂熟悉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建成时间、建筑布局和用途。五、人民大会堂熟悉人民大会堂的位置、建成时间、建筑布局和用途。六、中国国家博物馆熟悉国家博物馆的位置、建成时间、建筑布局和用途。景点讲解题:题一: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前设施;“T”字形广场;文东武西;长安左门

5、及长安右门;千步廊;大明门;正阳门)题二:今日天安门广场(广场与长安街;国旗、旗杆、升(降)国旗仪式;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提示:第二个题的内容分布在同一个平面上,没有固定的线路把景点串起来,所以讲解时应设定一个恰当的位置,顺序讲解,以免杂乱无章。第二章故宫考试目的通过对本章的考试,检查考生对故宫的历史沿革、宫内主要景点的规制、用途、特点及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考试内容第一节概况一、历史沿革了解民国初期清廷使用及其离开紫禁城的情况;袁世凯使用紫禁城的情况;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时间,故宫文物流失的情况。熟悉明朝营造紫禁城的时间、过程和在紫禁城生活执政过

6、的皇帝;清朝对紫禁城的改造、保护措施和在紫禁城生活执政过的皇帝;今日故宫的三大特点。二、紫禁城名称的由来掌握紫禁城名称的由来,会解释相关引文。三、紫禁城的布局掌握紫禁城的布局特点,紫禁城城墙、护城河、宫殿的范围、规模、特点;前朝后廷的范围和特点。第二节前朝一、午门及午门广场了解午门的建筑规制、城楼、明廊、五凤楼、陈设及明三暗五的特点;午门广场五门、朝房的位置、禁卫制度、廷杖的过程。熟悉午门的用途,献俘礼和颁朔礼的性质。19掌握百官、王公、贡士、进士及皇帝、皇后出入午门的规矩。二、太和门及太和门广场了解太和门的位置、名称的变化;在太和门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太和门广场的陈设。熟悉内金水河走向和

7、它的五个作用。掌握六和六安的含义。三、太和殿和太和殿广场了解太和殿毁建的过程和名称上的变化;太和殿广场周围建筑,内务府六大库房和广场特点。熟悉太和殿内外陈设,宝座的特点和它失而复得的经过;太平缸、铜龟铜鹤的位置、用途、数量和寓意;铜鼎的位置、数量、用途和含义;嘉量和日晷的位置、用途及使用方法和品级山的位置、数量、用途和特点。掌握太和殿的建筑特点、用途,名称的含义;大吻的特点和用途,脊兽(帽钉)数量和名称(按顺序);柱子的种类和数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