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

ID:13978675

大小:16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_第1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_第2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_第3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_第4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实验复习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结构:(1)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2)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2、目镜无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螺纹,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反眼正物)。3、呈像原理: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4、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5、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装镜头)→对光(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

2、镜筒慢慢下降注意镜头和载物台的距离。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低倍镜观察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高倍镜观察(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止)6: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7.装片的移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8.污点判断:(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3)

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9、放大倍数变化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1)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2)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用细胞数除放大倍数的平方就是放大后看到的细胞数量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脂肪蛋白质材料苹果、梨(白色或近于白色)花生种子豆浆或鸡蛋清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NaOH溶液乙液:0.05g/mLCuSO4溶液(甲乙液混合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用显微镜观察)双缩脲试剂A液:0.1g/mLNaOH溶液B液:0.01g/mLCuSO4溶液(先加A

4、液再加B液)结果(水浴50~65℃加热)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橘黄色或红色紫色(不加热,摇匀即可)实验三: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实验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2.所用试剂及其作用: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3、结果DNARNA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试剂甲基绿吡罗红颜色绿色(细胞核)红色(细胞质)6DNA主要存在细胞核中,少数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5、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如mRNA实验四: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2、实验材料: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3、实验结果线粒体叶绿体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藓类的叶、黑藻的叶试剂健那绿染液不需染色颜色蓝绿色(本身呈现)绿色实验五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

6、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2、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实验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容易观察),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等。4、实验方法步骤(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2)观察洋葱(或水绵)细胞,看到液泡大,呈紫色,原生质层紧贴着细胞壁。(3)观察质

7、壁分离现象。液泡由大变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蔗糖溶液。糖液浓度过高细胞会严重失水死亡,看不到质壁分离的复原(4)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看到液泡由小变大,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恢复原状。注意:5、实验结果的分析】: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6、小结a本实验不仅能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而且还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