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

ID:13981302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_第1页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_第2页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_第3页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_第4页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131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市园林学校教师授课教案课程:语文教师:郭建华序号:10周授课时间班级13级1班 2013年10月30日第1节学时1 课题章节说明文写作:特征、顺序、方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分类;(2)把握写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学生能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并懂得选取适当的说明顺序。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牢记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一抓特征,二言之有序。难点把写作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布置作业书后练习、练习册。授课类型表达与交流教学方法使用课件或在教室互动交流正副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提要1.抓住事物特征说明;2.合理安排说明

2、顺序。评价要点:特征——灵魂;顺序——骨架。整篇作文:借鉴、综合。室主任签字 5教案总体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所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安排的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及必要的说明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介绍北京园林学校,注意语句的连贯;二、初步把握二)了解说明文的概念和类型概念: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用以对客观事物或事理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出科学的说明。类型:1、实物说明文——建筑物、家庭实物等事物的外观、性能、用途等。2、程序说明文——事物操作、实验、制作的过程或物品的使用方法或生产流程等。3、事理说明文—

3、—事物发生的成因、性质、关系或原理等等,例如地震。教师强调,由于下学期会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序说明文会在下学期才开展训练,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实物说明文的写作要求。(三)如何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是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人们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介绍事物时,不可能在一篇说明文里面面俱到;只能根据需要,一次谈一两个特征。因此,要写好说明文,还必须把握说明文的中心。如:《漫话圆周率》是一篇介绍数

4、学基础的说明文。文章题为“漫话”,并没有漫无边际地随意堆砌关于圆周率的材料,而是围绕求出圆周率的更精确的数值这个中心,向人们介绍了古今中外数学家对圆周率的数值所做的贡献。抓住事物特点,把握说明中心,这是写说明文的一个重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写作者必须在写作前对被说明的事物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懂得只有熟悉被说明的事物,认识并掌握被说明事物本身的规律性,才能做到这一点。比如要你写一篇介绍水的说明文提问思考学生讨论学生默读并思考全文写了什么内容510`5,你必须介绍水是一种什么物质、水的种类和形态、水的重要性等。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观察研究,知道水是由氢、氧组成的无色无味的透明

5、液体,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呈液态、固态和气态,水是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1993年全国高考小作文,要求根据所绘图画介绍圆规。小而平常的圆规,乍看无特征可言,但一深究,圆规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当然是画圆,这是它最大的属性,也是特征。抓住这一点,文章就好写了。按要求要写圆规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但这一切又必须紧紧围绕画圆这个主要特征,其作用是画圆,而它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也都是为画圆服务的。由此可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只有紧紧抓住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地介绍给读者。1.仔细观察事物事物特征主要是从空间(大小),时间(久暂),

6、状态(长短、方圆),性质(软硬、冷热),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标志(各种符号)等方面,又往往通过事物之间的关系比较而反映出来的。要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必须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怎样才能了解事物呢?最根本的办法是在生活实践中细致观察事物。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更要下功夫仔细观察,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它的特征,认清它的本质。可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摸,必要时还要动手做实验,以获得这些事物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如对一朵花,要从形、色、香等几方面观察。要说明自行车的构造,除仔细观察外,不妨动手拆一拆,装一

7、装,通过实践全面掌握自行车的构造。有的事物的某些特征,还要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才能了解清楚。如要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就要随时观察,看它白天、晚上怎么样,春天、冬天怎么样,晴天、雨天怎么样等等,而且要多观察几只燕子,才能了解得更加全面。郑板桥把竹画得形神俱备,这与他长期仔细观察,胸有成竹不无关系。写文章也应如此。有些事物不是观察就能了解清楚的,如写历史事物、古代制度等,不可能完全依靠观察,需要采用其他方式调查研究,或者借助他人的经验。因此,可以通过查阅词典、辞海、知识手册或有关书籍研究资料或请教他人来掌握事物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