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ID:1398427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_第1页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_第2页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_第3页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_第4页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关于创新型人才培育成长的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目前,80后创新型科技人员在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科研团队中的比例越来越大,逐步成为企业科技进步的新生军。而企业如何有效管理好这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培养其归属感,激励其更具活力更具热情地投入工作,成为当今理论和实践界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80后;创新型科技人才;有效管理  一、机密类军工国有企业80后新型科技人才的特质  创新型科技人才,指那些具有积极的

2、创新思维、非凡的创新能力、广博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道德和身体素质,能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技术主体。当“80后”创新型科技人才开始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登上社会舞台时,各界专家就开始着手对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但目前,没有统一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为填补这一空白,2010年暑假期间,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暑期实践队,对陕西三家机密类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做了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在借鉴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更加具体化,主要选择了这样一类特殊的企业,我们称之为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这类企业具有高成长性、高科技性、高市盈性及高保密性的特点,对国家的国防具有重要

3、作用,这类国企中“80后”创新型科技员工比例高达25%。  通过与这三家企业中约200名设计院的“80后”员工和100名非设计院员工的大量调查问卷分析与访谈及相关负责人的座谈等调查统计形式,得到数据结果表明“80后”创新型科技员工,作为新的一代,在个性特征、心理需求和工作理念上与之前的60、70后等有显著的区别,现将这一特殊群体特点总结如下:  第一、自主意识强,拥有自主创新的激情。  这一类人是经过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在调研中,占样本总人数82%的人表示,虽然身处于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但是仍然希望拥有一个相对宽松、自主、

4、利于激发个人灵感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希望公司领导能采纳自己的创意,把新想法新灵感运用到工作中。  第二、渴望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注重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通过调查发现这类员工更多的忠于自己的专业而非所在的组织,更注重对知识的探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渴望得到进一步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创造条件。  第三、追求生活品质,将组织内和谐的人际关系看成幸福的根源。  据了解,他们除了追求物质满足之外,还追求心情的愉悦和放松。占样本总数89%的员工表示,他们更希望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希望组织能够创造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渴望拥有愉快的工作环境。  

5、第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有冲劲,有很强的荣誉感和爱国情。  在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中调查发现占样本总人数的87%的员工,对待自己的工作表现出很强的主人翁意识和荣誉感,在工作中倾注了极大热情,愿意为工作牺牲休息时间、承担责任,离职率较低。  总之,这些富有时代特征和个人特质的“80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加入为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80后新型科技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类企业虽然具有其他性质企业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企业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减弱了“80后”科技创新型员工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其主要

6、表现是:  第一、传统的管理机制,减弱了“80后”创新性科技员工创新思维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  一方面,这类企业主要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由于无法越级上报材料,使得具有创新思维的他们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创新思想上传给领导,很多有价值的建议难被采纳。另一方面虽然不少国有军工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博士工作站、研究生班,但在工作中并没有做到学和用的完美结合,许多管理层只注重规模效益,缺少长远规划,忽略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开发。长此以往,员工提出新想法的积极性被严重的挫伤。  第二、缺乏针对“80后”创新性科技人才的有效地薪酬激励。  “80后”创新性科技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基

7、层员工,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国有军工企业采用的岗位薪酬制度,工资差距小,考核过于形式化,并不能显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平均化的薪酬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着这类员工的积极性。  第三、沟通机制不完善,部门间协调不畅。  机密类国有军工企业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而部门之间的沟通相对较少。调查中了解到管理层和生产部门之间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工作分配不合理,使得“80后”创新型科技员工的工作出现了严重的“淡旺季”现象。这样一种管理模式使得设计院工作分配不合理,引起员工的不满,影响了企业的效率。  第四、忽视员工个人职业生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