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

ID:13988730

大小:3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7-25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_第1页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_第2页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_第3页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_第4页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晚清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着述研究  李慈铭(

2、1830-1894),字旡伯,号莼客、越缦,浙江会稽人(今绍兴),清同治九年(1870)中举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绍兴处江南大地,文化繁荣、钟灵毓秀,向以士风清嘉、人文荟萃而名冠全国。  优越的人文土壤孕育了众多名彪史册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及史学家等,而这些人中许多就是藏书家。李慈铭作为晚清著名学者、诗人,亦是一位藏书家,他一生嗜于藏书、读书,并在此之上笔耕不辍,终以学问淹博、著述宏富被称为“旧文学之殿军”,近百年诗坛之“旧首领”,杨树达先生曾评价说:“越缦先生者,乃承钱、洪之流,而为有清一代之后殿者也。”本文对李慈铭的藏书、读书及其著

3、述做了深入的考察探索。  1、李慈铭藏书来源与归宿  李慈铭的故乡绍兴自宋元时期,就已是江浙文化重心和私人藏书业的中心,藏书普遍成为社会风尚,流风及至明清愈加兴盛。明末著名的藏书家澹生堂主人祁承爜就是绍兴藏书家的杰出代表,不惟如此,李慈铭和祁氏家族还有祖上渊源,李慈铭的五世祖妣祁孺人为祁承爜之玄孙女,亦即祁彪佳之曾孙女。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优良的藏书传统对李慈铭的成长和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影响。  1.1李慈铭藏书来源  1.1.1祖上所遗李慈铭先祖五代时迁入越中,宗潢高望,甲于浙右,世以书香门第、耕读传家闻名远近,李慈铭幼年之时其家有困学楼,藏书逾万

4、卷,惜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陷绍兴时困学楼毁于兵燹,家藏之书损失殆尽,只有被其带至身边的小部分书(其时李慈铭在京师捐官候补),以及被亲友借去之书逃过一劫,这部分书后来成为其藏书的最初家底。尽管李慈铭从祖上继承之书并不多,但世代藏书传统对李慈铭“蠹鱼之嗜”却影响极大,终其一生都将藏书作为快意之事。  1.1.2购买图书李慈铭自年轻时就喜好收藏图书,此后不论生活地点、经济境况如何变化,总是对书籍收藏情有独钟。年轻居乡时会稽城的仓桥街、姑苏城学士街都是他经常光顾的场所,寓居北京期间,琉璃厂的善成堂、文菉堂、修竹山房及文渊堂、萃真堂、宝珍斋也是其常往之

5、处。自咸丰十一(1861)年至光绪十九(1893)年间,李慈铭从未间断买书,每年的正月更是其购书较集中的时期,隔三差五就去书肆搜求,一则正月有较充足时间去选书,二则正月紧邻新年,朋友于新年之际馈赠财物较多,经济状况稍宽裕。  李慈铭每年开销金额中最庞大的费用是买书,以同治八年(1869)为例,这年他全年总收入238番圆,银54两,总支出192番圆,钱235580文,其中购买书籍支出17番圆,钱15000文,书籍的支出占到总支出的近十分之一。每次见到心怡之书,即使价格再高他也要想办法买到,甚至有时衣食无着仍要买书,跟书商赊欠亦是常有之事。如他在同治七年

6、(1868)九月廿九日日记记载,“沈云帆秀才持《殿阁词林记》、《纬略》及叶芸所辑《郡国官制改革考》来,予以直一番金。比日来穷甚日,有不举火之忧,而尚买此不急,不能自解也”。又如咸丰八年(1858)十月,在青云街“买得阎百诗《尚书今古文疏证》一部、《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一部、卢抱经校《家语》一部、汲版《酉阳杂俎》一部,价洋一元钱一千,赊之沈氏文聚堂”。沈云帆秀才是会稽仓桥街书商,因李慈铭常在其书肆买书,二人遂交好。  1.1.3师友馈赠师友之间的书籍馈赠是古代书籍传布的一条重要渠道,通过书籍馈赠可以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加深了解。师友向李慈铭赠送书籍分两种

7、情况:出于友情主动赠送;以书为贽向李慈铭请序跋及其它相托事项。根据笔者的统计,从咸丰九年(1859)至光绪二十年(1894),共有近150余位朋友向李慈铭馈赠书籍,约700余种图书,近三千卷之多。向李慈铭赠书者仅近代史上知名人物就有潘祖荫、周祖培、李鸿章、张之洞、王懿荣、缪荃孙、许景澄、袁昶、陆心源、孙诒让、周馥、王先谦等等。  1.1.4与人换书互换书籍也是李慈铭收藏书籍的重要形式,每当李慈铭在朋友处遇见难得之书,他会用自己所藏之书去商议交换,通过交换丰富了彼此藏书的种类。如光绪二年(1876)六月初八日,“初得竹筼书,以雅雨堂本《大戴礼记》、洪筠

8、轩《管子义证》与予易抱经堂本《逸周书》。”当然,换书也有因鉴别不慎、吃亏上当的情况,咸丰六年(1856)五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