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

ID:1398909

大小:810.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7-11-1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_第1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_第2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_第3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_第4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条件: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层高H=4m。自振周期,第一振型、第二振型如图所示。建筑场地为II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结构的阻尼比。要求:确定多遇水平地震作用,给出地震剪力图。一、单跨两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当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Ⅳ第一组0.200.250.350.450.65第二组0.250.300.400.550.75第三组0.300.350.450.650.90查《抗震规

2、范》表,多遇地震7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0.50(0.72)0.28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按《抗震规范》图5.1.5查得计算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按《抗震规范》5.2.2-2应用《抗震规范》式(5.2.2-2)(4-96)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第二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5.1.4-1查得因则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0.50(0.72)0.28

3、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第二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用《抗震规范》式(5.2.2-1)(4-96)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绘制地震内力图因二跟柱的刚度相等,故每根柱分担一半地震力,第一振型第2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1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二振型第2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1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绘制地震内力图因二跟柱的刚度相等,故每根柱分担一半地震力,第一振型第2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1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二振型第2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第1层每根柱承担的剪力应用《抗震规范》式(5.2.2-3)(4-98)得组合地震剪力第2层第1层查《抗震规

4、范》表5.2.5得剪力系数第2层第2层每根柱的最小地震剪力第1层第1层每根柱的最小地震剪力满足要求类别6度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08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060.012(0.018)0.024(0.036)0.040第2层第2层每根柱的最小地震剪力第1层第1层每根柱的最小地震剪力满足要求二、两跨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条件:图所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部分尺寸见图,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场地土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

5、0g,现已算得前三各振型的自振周期,振型分别如图(a),(b),(c)所示。结构阻尼比。要求:按振型分解法求该框架结构的层间地震剪力标准值。1.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当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Ⅳ第一组0.200.250.350.450.65第二组0.250.300.400.550.75第三组0.300.350.450.650.90查《抗震规范》表,多遇地震8度时,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1.400.90(1.20)0.50(0.72)0.

6、28罕遇地震0.320.16(0.24)0.08(0.12)0.04多遇地震9876地震影响烈度按《抗震规范》图5.1.4查得计算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按《抗震规范》应用《抗震规范》式(5.2.2-1)(4-96)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地震剪力相应于前三个振型的地震作用分布图如图示组合地震剪力第2层第1层第3层查《抗震规范》表8度,得剪力系数类别6度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08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060.012(0.018)0.024(0.036)0.040三、两

7、跨三层框架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条件:图所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部分尺寸见图,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场地土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现已算得前三各振型的自振周期,振型分别如图(a),(b),(c)所示。结构阻尼比。要求:按振型分解法求该框架结构的层间地震剪力标准值。1.第一振型的水平地震作用查《抗震规范》表,当II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时,特征周期。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Ⅰ0Ⅰ1Ⅱ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