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

ID:1399341

大小:1.3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1-11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_第1页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_第2页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_第3页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_第4页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排球基本技术分类与分析下一页一.排球技术的概念与特点二.准备姿势与移动三.发球技术四.垫球技术五.传球技术六.扣球技术七.拦网技术一.排球技术概念与特点1.排球技术概念下一章节下一页2.排球技术特点3.排球技术分类返回1.排球技术概念排球技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采用的各种合理的击球动作和配合动作的总称.排球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有球技术,包括传垫、扣、发、拦;另一种是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移动、起跳及各种掩护动作等.排球技术主要由步法和手法组成,同时与视野活动、躯干活动和意识活动配合融合为一体.、2.排球技术特点第一,

2、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时间短促.第二,各种技术动作都是球在空中飞行时完成的.第三,大多技术具有攻防两重性,如拦网,传球,垫球.第四,身体各部位都能触球.返回3.排球技术分类每项排球技术都是由击球前动作、击球动作和击球后动作组成.从广义上讲,除了身体某一部位击球时的动作外,都称为配合动作;从狭义上讲,只把准备姿势、移动等称作配合动作,而把击球动作前后较连续的动作也称之为有球技术.一般把发、垫、传、扣、拦看作有球技术;准备姿势和移动称为无球技术或称配合动作.返回二.准备姿势与移动2.1.准备姿势为了便于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而采取的身体姿势称为

3、准备姿势.按照身体重心的高低可分为半蹲,稍蹲和低蹲准备姿势.返回下一页二.准备姿势与移动2.2.移动:即从起动到制动的过程.由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三个环节组成.移动步法有并步与滑步、跨步与跨跳步、交叉步、跑步、综合步.制动:在快速移动之后,为了保持稳定的击球姿势和克服身体惯性的冲力,必须运用制动技术.有一步制动法和两步制动法.返回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准备姿势有意提脚跟全脚掌着地直腿弯腰臀部后坐脚跟提其实是腰膝踝弯曲所引起的自然动作的道理.提示提脚跟使其两脚前后略分些.多做低姿势移动辅助练习.重心靠前的道理,使双膝投影

4、超过脚尖.移动起动慢移动时身体起伏大,重心过高制动不好,制动后不能保持准备姿势做起动辅助练习,如各种姿势下的起跑讲清道理,多做穿过网下的往返移动脚和膝内扣最后一步稍大返回发球技术发球按照发出球的性能主要可分为发飘球和发旋转球.发飘球主要有,钩手发飘球和跳发飘球.发旋转球主要有,勾手大力发球,,,正面下手发球,侧旋球和高吊球.返回正面上手发飘球正面上手发球跳发球侧面下手发球正面上手发球动作方法:队员面对球网,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托球于身前,用抬臂和手掌的平托上送,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前上方,高度适中,在左手抛球的同时,

5、右臂抬起,屈肘后引,肘与肩平,在右肩前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击球时,手指自然张开吻合球,手腕要迅速主动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飞行.返回技术要点:抛球,弧线挥臂,包击推压.侧面下手发球动作方法:队员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间.左手将球平稳抛送至胸前,距身体约一臂之远,离手高约30厘米.在抛球的同时,左臂摆至右侧后下方,接着利用右脚蹬地向左转体的力量,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全手掌,掌跟或虎口击球的右下方.返回正面上手发飘球动作方法:准备姿势同正面上手发球

6、,但抛球比正面上手发球稍低稍靠前.击球前,臂自后向前做直线挥动.击球时,五指并拢,手腕稍后仰,用掌跟平面击球的中下部,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击球瞬间手指,手腕紧张,手型固定,不加推压动作,手臂并有突停制动动作.返回跳发球动作方法:面对球网,站在距端线2~4米处,利用单手或双手将球抛在前上方,离地面高约3.5~5米,落点在端线附近,随着抛球离手向前助跑起跳.起跳时两臂要协调摆动,摆幅要大.击球点保持在右肩前上方,手臂伸直,利用全手掌击球的中下部,且有推压动作,使球呈上旋飞行.击球后,双膝缓冲,双脚落地,迅速入场.返回垫球技术通过手臂或

7、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迎击动作,使来球从垫击面上反弹出去的击球动作,称为垫球.垫球按动作方法可分为:正面双手垫球、背垫、挡球、跪垫、滚翻垫球、前扑垫球、单手垫球、侧卧垫球、铲球、脚垫球、等.返回体侧垫球、鱼跃垫球、跨步垫球、正面双手垫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基本手型有抱拳式、叠掌式和互靠式.无论采用那种手型都应注意手腕下压,两臂外翻.返回垫球技术分析1.准备姿势的高低应根据来球的高低,角度以及队员腿步力量的大小来决定,在不影响快速起动的前提下,重心应适当降低,有利于双手插到球下,同时也便于低垫高档。2.触球部位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桡骨内侧

8、平面,因为该处面积大而平,肌肉富有弹性,可适度缓冲来球力量,起球比较稳,准。3.击球点保持在腹前一臂距离,便于控制用力大小,调整手臂击球角度和控制球的落点及方向。4.击球的用力方法和大小应根据来球的力量,弧度不同而有所变化。垫轻球时,主要靠手臂上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