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ID:13997295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_第1页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_第2页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_第3页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_第4页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外生态德育论文国外生态德育论文国外生态德育论文国外生态德育论文国外生态德育论文国外生态德育论文  一、国外生态德育的实行状况  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德育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生态德育不断完善发展,突出表现为教育内容的时代感、教育形式的综合化、教育方法的渗透力和教育效果的长效性。  1.与时代发展呼应,生态德育凸显时代气息。道德教育具有时代性特征,生态德育亦是如此,其时代性表现为生态德育与时代发展的双向互动,时代赋予生态德育发展动力和目标,生态德育参与解决时代问题进而推动时代发展。自200

2、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成为近些年来生态教育的新内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美国、德国等诸多国家的学校都把低碳行动、低碳教育纳入到环境教育中来,推行课本的循环利用。国家拥有课本的所有权,每学期初学生向学校申请借用本学期教材,到学期末将教材归还给学校。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纸张和经费,而且是用身边实事对中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与时代同步的隐性教育设计可见一斑。本世纪以来科学观测表明,大气中各种温室气体的浓度都在增加。2013年初,美国航天局与美国环保署针对“气候变化”举办了与全美学生在线座谈活动,美国航天局戈达德航

3、天中心的科学家向孩子们展示了极地海冰变化的卫星观测数据,用生动具体的事实为学生们上了环保一课。  2.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生态德育注重长效机制。纵观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是通过长期的认知学习和实践活动促使生态行为养成。在德国、芬兰,环境教育均被纳入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就开始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直至高中、大学,甚至职业教育大纲中;新加坡通过学校、社区、企业和媒体各个环节,对国民实行终身的环境教育;美国的学校生态教育与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合作,建立起制度化的联系,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并且,这些国家

4、不仅注重认知教育,也十分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行为养成,使之成为公民的行为习惯伴随一生。例如,英国、瑞典各类学校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英国的每一所中学都设计有户外学习模块,甚至一些公共考试科目中也包含着户外学习;德国政府持久地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展览、专题讲座、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环保宣传,许多公共机构和军事机构也提供环境教育服务,将环保理念推广为一种大众的生活方式,使其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3.开发隐性教育渠道,生态德育也似春风化雨。近十多年来,一些发达国家

5、转变视角,不仅把教育对象从学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成员中,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隐性的生态教育形式,把学校生态教育由显性的课程教育转向隐性的宣传熏陶,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生态德育目标。例如,在日本韩国,通常是主妇们掌管整个家庭的消费,妇女的消费观、环保意识通过家庭日常生活传递给全家人。一些非政府组织便利用这一点,把环保行为规范印成卡片发给社区的主妇,或是举办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主题的大讨论,亦或组织健康生活方式讲座定期对主妇们进行环境教育。  4.建立健全规范体系,生态德育享有法制护航。发达国家在巩固生态德育效果方面

6、一个突出做法就是通过立法和严格执法来规范生态教育。美国是全球首个通过立法保障生态道德教育实施的国家,制定了诸如《国家环境教育法》《国家环境教育发展计划》《环境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一系列环境教育法规和发展计划。紧随其后,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也都把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于社会准则之中,例如《与学生有关的社会准则》《有关文化的社会准则》《与环境有关的社会准则》等。总之,通过德法并举,依托健全的制度体系,使生态道德教育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已成为国外生态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  二、外国生态德育的经验对我国生态德育的启示  1.多维

7、度的生态德育主体,有利于增强教育合力。德育的基础性特点要求通过创设德育情境、组织德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获得体验感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的德育情境创设、德育活动组织才能形成完整的的德育工作基础和体系。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环境保护、加强全民生态德育也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主题。从生态德育的教育者来看,政府责无旁贷,但通过巡礼国外生态德育,我们发现,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非政府组织经历了自1949年以来的发展初期、停滞期、大量涌现几个波折起伏的阶段之后,特别是在2

8、004年,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关键历史时期之后,我国非政府组织已经进入大发展阶段。在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的有自然之友、北京地球村、绿色家园志愿者、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环保产业学会、污染受害者法律帮助中心等组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成人环境教育方兴未艾,这正可以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用武之地,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环境意识的普及宣传活动、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