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ID:14001571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5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_第1页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_第2页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_第3页
资源描述:

《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2018年10月25~28日浙江杭州文章编号:CSTAM2018-A26-Bxxxx标题:模型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着火过程分析作者:余某某,李某某,张某某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opyright©2014版权所有中国力学学会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Address:No.15BeisihuanxiRoad,Beijing100190模型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着火过程分析1)(段前30磅,2号黑体)余某某*,2),李某某+,张某某*,

2、+(小四仿宋,段前1行,行间距16磅)*(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区100190)(6号宋体,行间距16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621000)(6号宋体,段后12磅,行间距16磅)摘要(小五黑体)本文选择氢气及氢气-乙烯混合气体两种燃料在风洞加热器中加热空气来开展氢气燃烧的研究实验。实验发现,两种工作气体获得的发动机稳定工作燃烧室压力水平基本一致,推力收益基本相同,但是,不同加热方式导致壁面压力达到平衡值所需时间明显不同,用氢气加热时燃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而采用氢气-乙烯混合

3、气加热时,燃烧室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长,表现点火延迟时间较长。本文从链传递机理的动力学对这种点火延迟时间的差别进行了讨论,初步从链传递步骤的连续性和含C自由基活性阐明了两种加热方式对点火延迟特性的影响。(小5宋体,段落左右各缩进30磅,行距16磅,段前6磅,摘要正文空一格)关键词氢气燃烧,氢气-乙烯,链传递机理,加热方式(小5宋体,关键词后空一格,段前6磅,段后12磅)引言(一级标题段前、段后各8.5磅小四黑体,行距16磅)获得高焓试验气体是实现地面模拟高超声速飞行状态的关键,由于具有经济、投资少和效率高等优点,燃烧加热高焓气体在

4、地面模拟尤其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模拟中得到广泛运用。(正文5号宋体,行距16磅)1试验方法1.1二级标题(5号黑体,二级标题,段前5磅)作者认为,试验气体污染组分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燃烧加热高焓气体在地面模拟尤其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模拟中得到广泛运用。表1单栏排不下的表格、公式、图可不分栏(小5黑体,段前8.5磅)序号C反应B反应A(小5宋体)A11氢气燃烧加热1氢气燃烧加热A11O+H2=H+OH2O+H2=H+OH5.08×1004A52H+O2=O+OH3H+O2=O+OH(6号宋体,单倍行距)待试验气体加热到所

5、需状态时,这时将燃烧室分为前室和后室的金属膜片瞬时打开,从喷管喷出后,经过发动机模型进气道压缩。图1激波串压升占总压升的比例(小五宋体,段前段后各8.5磅)采用两种准定常气动力方法(细长体理论和气动导数法)对算例导弹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2二级标题本次试验主要通过天平测量手段,得到发动机在模拟状态工作时的推阻等特性。本次试验主要通过天平测量手段,得到发动机在模拟状态工作时的推阻等特性。表2不同加热方式下步骤序号反应AA1氢气燃烧加热A2O+H2=H+OH5.08×100

6、4A5H+O2=O+OH1.91×10142结论为了避免不同加热手段对燃烧点火性能影响的不确定性。参考文献(5号黑体,段前段后各12磅)1TirresG,BradleyM,MorrisonG.FlowQualityAnalysisforFutureHypersonicVehicleTesting.In:HanZYed.Procof’97AETE,Huangshan,1997-10-23~26.Beijing:SciencePress,1997.191~199(小五宋体,行距12磅)(会议论文集格式)2LiakopoulosAC.

7、Transientflowthoughunsaturatedporousmedia.[PhDThesis].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CA,1965(学位论文格式)3章根德.固体-流体混合物连续介质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力学进展,1993,23(1):58~67(期刊格式)4LewisRW,SchreflerBA.Thefiniteelementmethodinporousmedia.NewYork:Wiley,1996(出版书籍)RESEARCHONANN-BASEDPREDICTION

8、MODELUSEDTODOUBLEGLOWSURFACEALLOYINGPROCESSING(12号TimeNewRoman加粗居中,段前30磅,段后12磅)WANGEr1LIXiaosi2(10号TimesNewRoman居中)(1KeyLaboratory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