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

ID:14003198

大小:77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_第1页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_第2页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_第3页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_第4页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缩--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编号: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数值模拟分析作者(单位)摘要:以岩层倾角对高地应力单侧软岩大变形隧道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的影响为研究目的。结合宜巴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施工过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隧道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分析不同角度下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模拟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软弱围岩区位移场、塑性区和应力场分布特征受岩层倾角影响较大,坚硬围岩区受其影响较小。两种开挖方式下隧道周边位移和塑性区分布差别不大;最终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开挖方式无关,但开挖期间主应力、主应变、位移和破坏度并不相同。所得结论可为同类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岩层产状;

2、软岩大变形;FLAC3D;数值模拟;下导洞超前开挖法1前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深部岩体中修筑隧道工程已必不可少,随之而来的深部岩体所具有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深埋隧道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高地应力的存在,是影响隧道稳定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硬岩岩爆和软岩大变形或塑性破坏。高地应力引起的岩爆、流变、断层软岩挤入大变形等灾害给施工带来的困难也随之出现[1-4]。软岩支护是地下工程中最难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以其大变形、高地压、难支护的特点一直受到岩石力学及地下工程界的普遍关注[5]。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地段隧道施工过程中,一要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允许有一定自由变形;二

3、要避免变形过大、防止围岩失稳;并在软岩大变形严重地段预留变形量,避免初期支护结构因承受较大的形变压力,造成初期支护结构破坏。下导洞超前开挖法作为分部开挖法的一种,适用于设计断面较大或围岩软弱破碎严重、稳定性较差的隧道,导坑超前开挖,有利于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且小断面坑道围岩的相对稳定性显著增强,而在现代隧道施工建设中,下导洞超前开挖法应用较少[6]。在深部软岩工程中,由于涉及到物理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接触边界非线性等力学问题,因此其理论解的求解在数学上遇到非常大的困难,需要借助于有限元、有限差分和离散元等数值方法和软件[7]。本文针对宜巴高速公路石门垭隧道出现的单侧软岩大变形特征,利用有限

4、差分软件FLAC3D研究了隧道两侧围岩岩性不同时,倾角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并对采用全断面法和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时围岩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2工程概况石门垭隧道是宜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为项目全线最长隧道。隧道采用分幅式,左幅起讫桩号ZK118+963~ZK126+487,总长7524.0m,右幅起讫桩号YK118+948~YK126+441总长7493.0m。隧道最大埋深约878m,属特长深埋隧道。隧道施工至ZK120+000时,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单侧破坏、围岩层状剥落现象,造成锚杆弯曲破坏,针对于此,施工单位决定采取下导洞超前开挖法进行施工。图1下导洞超前开挖法施工方案图2锚杆破坏情

5、况3隧道施工数值模拟3.1计算模型采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软件,根据地下结构的计算原理,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为洞径的3~5倍,且根据隧道的实际结构形式及地质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模型简化。模型计算范围:水平方向(x轴)长度取90m,竖直方向(y轴)取90m,纵向(z轴)沿隧道轴线方向取60m。围岩材料模型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开挖采用FLAC3D中的Null模型。模型左、右、前、后和下部边界均施加法向约束,模型上部施加边界应力,其等效地应力由确定,为上覆岩层的平均加权容重,为上覆岩层总厚度[8-10]。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图3隧道计算模型Fig.3Com

6、putationmodeloftunnel3.2力学参数计算中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屈服准则采用Mohr-Coulomb准则,并考虑岩体的受拉屈服、弹塑性变形及大变形[11]。围岩材料的力学参数采用隧道围岩的实测值,具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表1围岩物理力学参数表Table1Physico-mechanicalparametersofsurroundingrock编号围岩γ(kN/m3)E/GPauφ/(°)C/MPa1Ⅳ级砂岩234.50.32320.62Ⅲ级泥岩249.90.3400.8因计算模型中岩性不唯一,将计算模型划分为三个区域,参数赋值时分区域进行,定义、如下,其中角度θ为岩

7、层倾斜线与x轴负方向所成的夹角:(1)当时,该区域内围岩为Ⅳ级砂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2)当时,该区域内为岩性变化区,通过FLAC3D中的单元遍历程序对该区域进行赋值,物理力学参数由公式(1)~(5)计算得出;(1)(2)(3)(4)(5)式中:为材料的粘聚力;为材料的内摩擦角;为材料的体积模量;为材料的剪切模量;为点到过点边界线的距离。(3)当时,该区域内围岩为Ⅲ级泥岩,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图4所示为θ=60°和θ=120°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