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

ID:14005325

大小:100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5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_第1页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_第2页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_第3页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_第4页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4年][高考真题][全国卷ii][文综][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共35题,第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城市①②③平均气温℃1月511217月292726平均降水量(mm)1月477517月1505610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A.上海莫斯科孟买B.上海罗马孟买C.北京罗马雅加达D.北京莫斯科雅加达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赤道地区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

2、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03年秋季,泉城济南市许多干涸多年的泉群重新涌水,图1表示济南市附近地貌类型,据此回答4—6题①黄河②冲积平原③侵蚀平原④喀斯特低山⑤花岗片麻岩低山4.这些泉群的主要补给区为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⑤5.这些泉群的水源主要为A.土壤水B.潜水C.承压水D.地表径流6.这次泉水由枯变丰的最主要原因是A.实施地下水回灌取得成效B.2003年黄河中下游地区雨量大增C.退耕还林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D.南水北调东线将长江的水调入黄河下表显示了我国陆路交通的部分数据,据此回答7—9题1980年2002年铁路营运里程(万千

3、米)5.337.19铁路客运量(亿人)9.2210.56铁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13834969公路营运里程(万千米)88.33176.52公路客动量(亿人)22.28111.63公路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7307806注:运距=旅客周转量/客运量7.2002年我国铁路客运与公路客运相比较A.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与公路相当B.公路在短途客运方面占有显著优势C.铁路短途旅客周转量与公路相当D.铁路客运的平均运距相当于公路的3倍8.1980—2002年间,我国铁路交通A.在客运中的比重稳步提高B.单位营运里程的客运量呈下降趋势C.与公路交通相比,客

4、运的平均运距增长较慢D.与公路交通相比,旅客周转量增长较快9.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近年来A.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B.沿海货运港口均已改造为集装箱码头C.公路的通过能力有了较大提高D.除西藏外,全国省级行政中心均建有航空港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点于103°E赤道上空,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回答10—11题10.一天中,观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11.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珠江流

5、域文明的发展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12—15题1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13.广州是隋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A.取代陆路“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唯一的对外商路B.是通向日本,朝鲜的主要商路C.最远可抵达非洲东海岸D.可到达波斯湾14.清代广州的“公行”是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15.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A.临近港澳B.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C.已有许多

6、外资企业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中国古代地方官制的演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回答16—19题。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18.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各州设通判C.设立转运使D.设立布政使19.行省制度最早设立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

7、我们应以史为签,和平共处。回答20—23题20.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A.玄奘B.义净C.鉴真D.法显21.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22.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C.扶植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23.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

8、复B.中美已经建交C.中苏关系正在得到改善D.“文化大革命”结束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