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

ID:1401002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_第1页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_第2页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_第3页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_第4页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渗透,农业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推动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寿光市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搭建起一条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信息直通大道。本文对寿光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加快寿光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寿光;农业信息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一、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寿光市是山东省农业强市之一,2006年被列

2、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寿光市立足蔬菜产业优势,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以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到2012年底,寿光市有线广播电视网入户率达到99%以上,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94部,移动电话67部,电视102台,电脑10台,实现了广播电视、电话和宽带网络的“村村通”。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遍地开花的基础上,又建立起覆盖市内35个涉农部门、产业组织及执法单位的信息咨询服务平台,让方便快捷

3、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直通农家。  (二)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2005年12月,成立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中心;2006年5月,投资30万元建成“三农”服务信息平台——寿光农业信息网,随后在全国农业部门中率先开通远程视频咨询服务系统和“12316”农技服务热线;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配备了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和服务车辆,成立了信息采编室、专家远程视频服务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室等,开发了系列信息管理服务系统;依托农资经营点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立了360多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站,促进了信息服务进村入户。  (三)现代物流信息

4、与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投资20亿元,建成占地面积3000亩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年蔬菜、水果及农副产品交易量100亿公斤;投资4000万元,建成蔬菜电子拍卖大厅,克服了传统交易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投资1300万元,建设的蔬菜电子交易市场,每年交易额达330亿元;新建成的农贸物流整体调配调度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了对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综合管理;目前正在开发的“省钱猫”手机蔬菜销售平台,可以让各地用户在娱乐中完成寿光蔬菜的网上订购和配送。  二、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

5、工程,其发育和成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环节薄弱。长期以来,各部门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对信息资源建设尤其是信息技术研究缺乏必要的重视。虽然涉农网站建设和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不高,为民服务功能较弱,指导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缺乏信息资源统筹、共享机制。由于缺乏宏观发展规划和部门间的统筹协调,信息采集、分析和发布缺乏统一标准

6、,导致信息资源分散、交叉重复现象普遍,信息集成共享程度低,信息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受条件、环境的种种限制,一些社会力量的信息化意识比较薄弱,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扶持和部分龙头企业的带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广泛支持参与、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  (四)农业信息人才短缺。寿光市还未形成完善的信息人才培训机制,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仍不健全,既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一大瓶颈。  (五)农民信息意

7、识淡薄。随着寿光农业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多数农民逐步开始对信息服务有所需求。但农民的综合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意识淡薄,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强,导致农业信息服务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加快寿光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当前,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主导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方向、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寿光市应抓住机遇,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两手抓:完善各类信息传输网络建设;

8、继续推广“三电合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行业在网络服务方面的优势;建立覆盖面广、内容全面的信息网络数据库;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政务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网络体系。要继续加强政务网站建设,完善市、镇、村涉农部门局域网建设,还要着力加大特色农业网站建设力度,逐步构建起以“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