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ID:14011947

大小:33.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1、《新闻两则》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3、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4月22日22时地点:九江—安庆人物:人民解放军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横渡”一词表现出胜利的豪情。题目明确、简练、突出,转递了全文最主要的信息。《中原

2、我军解放南阳》5、本文为什么不仅报道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了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答:一方面,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6、比较两句话,说出谁的好,好在哪里,为什么?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共渡过30万人。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芙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狄港、鲁港地区,

3、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答:⑵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战斗经过。“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速,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7、“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的含义是什么?答:展现我军所向披靡的气势,并且也露出喜悦之情。8、“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答:这三个不能互换。因为作者是按照事情的反战顺序来用的词,没有占领,就没有控制的区域,没有控制的区域就不能封锁区域。生字生

4、词:鄂(è)豫(yù)绥(suí)靖(jìnɡ)《芦花荡》9、“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10、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答: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生字生词:寒噤(jìn)仄(zè)歪张皇失措《蜡烛》11、本文是一篇战地通讯。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12、“蜡烛”在这篇文章中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点烛光,

5、久久不能忘怀。13、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那黑色的围巾,这是为什么?答:“黑色”表示沉痛、严肃。在此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表达老妇人深深哀悼之情。14、本文为什么要对这对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答:补充说明这对蜡烛的来历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为红军烈士现出的一份最珍贵的感情1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扎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问:这段文字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说说

6、原句好在哪里。答: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控诉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也表现了两国军民感情很好,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生字生词:瓦砾(lì)地窖(jiào)鞠(jū)躬(ɡōn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6、联系全文,说说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行径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用反语尖锐地讽刺,同时也对信中上尉的征求意见作出回答,有首尾呼应的作用。17、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和《九三年》。生字生词:赃(

7、zāng)物箱箧(qiè)《亲爱的爸爸妈妈》18、(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答:这里不仅是描写天气,而且在渲染气氛。连用四个句号,成为四个短句,是每个字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表意功能,这样开篇让读者立即感受到无限悲哀的气氛。(2)“他们杀老师、孩子,也杀牧师、工人、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市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全是”一词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全是”一词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同情,对屠杀无辜百姓的法西斯的愤怒控诉。(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

8、了—融成一种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答: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成千上万的人来纪念当年被残杀的人,特别是两位生还者来到这里,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凄风苦雨的悲哀气氛中,历史和现实融合了。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纪念死者,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