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

ID:14016474

大小:184.0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25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_第1页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_第2页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_第3页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_第4页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海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一、实行教师岗位聘用制度,坚持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以岗定薪、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教师岗位聘用的学术评价主体在各级教师岗位评聘工作委员会,在学术评价中引入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评议机制。三、积极推行以基层学术组织和创新团体为基本单元进行设置岗位、聘用、考核和收入分配奖惩的新模式,创造新的机制,滋养和激活学术组织“细胞”,开展学术组织创新。第二章岗位设置一、岗位设置原则1、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学校在教育部核

2、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教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学校根据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师岗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2、按需设岗、优化结构。坚持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梯队配备、创新团队培育、用人效益等实际需要出发科学设岗,既要考虑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又要考虑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从而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在相应的岗位上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3、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岗位设置要统筹兼顾、重点倾斜,要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科研上水平,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岗位设置要适当向国家重点学科、优势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学术创

3、新平台倾斜,向创新团队倾斜,同时兼顾一般学科的需要。4、岗位调节,动态管理。学校在教育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设置各单位各类各级教师岗位数。岗位数一经核定,不得随意变动。岗位年度使用计划,首先要保证现实工作需要,并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合理配置。5、将教师岗位区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岗位。将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个层级,每个层级内部按通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划分标准设置若干个级差,即教授(一~四级)、副教授(五~七级)、讲师(八~十级)、助教(十一~十三级),仅在教授和

4、副教授层级区分为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型岗位;将科研为主型岗位分为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实习员四个层级,每个层级内部按通用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划分标准设置若干个等级差,即研究员(一~四级)、30副研究员(五~七级)、助理研究员(八~十级)、研究实习员(十一~十三级)。三、岗位设置办法1、全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1)岗位层级结构比例设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控制比例分别记为X1、X2、X3、X4,有X1>0、X2>0、X3>0、X4>0及X1+X2+X3+X4=1。(2)二级、三级、四级岗控制比例正高级岗位中,二级、三级、四级岗控制比例分别记为W2、W

5、3、W4,有W2>0、W3>0、W4>0及W2+W3+W4=1(3)全校教师岗位层级结构比例和岗位层级内部各等级结构比例控制目标按教育部有关文件和批复执行。2、正高级教师岗位设置(1)根据各学院(单位)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学科建设任务等工作需要,按照正高级教学科研基本岗位数、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岗位数、调剂岗位数三部分合并将正高级教师岗位数(等于全校教师岗位数╳X1)设置到各学院(单位)。全校正高级教学科研基本岗位数、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岗位数、调剂岗位数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为3:6:1。(2)各学院(单位)正高级教学科研基本岗位数核定方法各学院(单位)正高级

6、教学科研基本岗位数=各学院(单位)教师岗位数╳X1╳0.3(3)各学院(单位)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岗位数核定方法步骤1)将各学院(单位)教师岗位数划分到各二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或系(所),20人以下的要归并;2)按学科性质和研究生教学学位点性质两块计算各二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或系(所)或教学部的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计算标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学校重点学科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21313)各学院(单位)的各二级学科或系(所)或教学部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合并为各学院(单位)的正高级学科及研究

7、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各学院(单位)的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合并为全校的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4)各学院(单位)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岗位数=全校教师岗位数╳X1╳0.6╳各学院(单位)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全校正高级学科及研究生教学学位点当量岗位数(4)各学院(单位)正高级调剂岗位数学校根据各单位承担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工作任务的现实和发展需要,在全校范围内设置正高级调剂岗位数,控制在全校正高级岗位的10%以内。正高30级调剂岗位数的分配有以下主要参考因素:1)各单位正高级岗位人员现状;2)人才因素:

8、用于引进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