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ID:14018895

大小:8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第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的要求为: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和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3、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外文

2、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4、具有健康的体魄。二、研究方向具体研究方向参见附表一。三、学习年限1、脱产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2、对提前达到培养目标和科研业绩优良的博士研究生,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可申请提前答辩;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研究生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年)。对于没有提出延期报告或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博士论文工作者,均按结业处理。3、博士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二年

3、。四、课程设置与学分1、具体课程设置参见附表二。2、完成课程学习后,获得总学分应不低于16学分,其中必修课学分至少为12学分。五、学位论文工作1、文献阅读: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并写出总结报告,总结报告的形式由导师规定并在第一学年内完成。2、选题和开题报告:为确保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和进行学术调研,尽早确定论文选题范围,并在第三学期初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题目、现状分析、研究内容和特色、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预期成果等项内容。开题报告由本专业研究生导师组成的专家小组审核,

4、未通过者必须重新进行。3、中期考核:在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各培养单位要统一组织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按《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保存在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中心、所),研究生院将组织人员随机抽查。中期检查不合格者,将亮黄牌给予警告,并对其进行跟踪检查。六、培养方式论文工作是全面训练研究生树立严谨学风,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的重要环节。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文献阅读、学术调研、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导师要全面掌握研究生的论文工作进

5、度,研究生用于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的累计时间不应少于一年半。在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习潜能,调动其积极性。研究生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学校学位管理条例规定执行。七、其它学习项目在进行论文工作期间,研究生还应通过与导师协商,积极参与一定数量的其它学习项目,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等。附表一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一级学科名称物理学代码0702二级学科名称凝聚态物理代码070205序号研究方向主要内容简介带头人01铁电薄膜物性的理论研究铁电薄膜在许多微型器件上有着广泛应

6、用,铁电薄膜厚度减小使得薄膜的尺寸效应和界面效应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越显著。铁电薄膜表面附近会存在难以完全消除的原生应力和缺陷,因而薄膜表面附近的结构过渡层的存在是制作器件时不可避免的,结构过渡层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利用宏观热力学方法、Ising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等理论方法研究铁电薄膜厚度、结构过渡层对铁电薄膜的极化、相变温度等物理性质的影响。吕天全02介观体系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研究各种介观体系的电子特性。所涉及的介观体系主要包括如下类型:1)半导体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及超晶格等多种纳米半导体结构;2

7、)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基低维体系。研究如上体系的能带结构、电子输运特性及自旋状态。揭示这些体系的电子特征,丰富凝聚态理论体系,为纳米电子器件设计提供理论信息。郑以松03功能薄膜材料物理与器件针对目前短波长光电子器件和太阳能电池对宽禁带和可见波段半导体材料的重要需求及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如下两方面的研究工作:1、研究ZnO基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本征缺陷的形成和电子结构及其对薄膜光、电、磁等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影响ZnOp型掺杂的物理因素和机制;探索实现本征缺陷可控生长和p型有效掺杂的物理方法和技术;设计和制备高质量n型

8、和p型ZnO薄膜及其短波长发光,激光和探测器件,探讨提高器件效率的物理方法和技术途径。2、研究能带工程中合金化元素对化合物半导体能带结构和光、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探寻适合太阳电池制备的新型高效、环保、多波段半导体材料及其薄膜制备技术;设计和制备光伏太阳能电池,探讨提高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