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ID:14021299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_第1页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_第2页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_第3页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_第4页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燃烧和灭火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教学总体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

2、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

3、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重点、难点: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三、教法分析:1、引导探究法:建构主义学习

4、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探究发现和建构新知识。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帮助。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式。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四、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

5、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五、仪器、用品仪器: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用品:棉花、酒精、水、蜡烛、小木条、粉笔六、教学程序活动探究一教学流程图: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创设情境,设疑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验证交流反思,评价反馈验证燃烧条件,巩固提高演示实验活动探究二反思升华,灭火的原理活动探究三学以致用,关注社会活动探究四应用拓展,发散探究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一)创设情境,设疑猜想(1)多媒体展示:燃烧的利用、火灾,教师引导进入新课――燃烧和灭火。问题1:在生活中,堆放钢材、棉纱的仓库,哪个贴有“严禁烟火”的标记?由此可知,

6、燃烧现象的发生,首先要有可燃物。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问题2:有可燃物一定会燃烧吗?问题3:还需要哪些条件呢?(2)活动与探究一:请你猜想物质燃烧的条件,学生交流,归纳总结。①燃烧需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能是:②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③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设计目的:从燃烧现象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使新知识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二)制定方案,实验探究

7、(1)根据学生的猜想,引导学生制定控制实验条件的实验方案,结合生活实例及所学知识,分组搜寻证据。可燃物ABC与O2接触√×√温度达着火点×√√现    象(2)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A、B、C各对应实验中的谁?(设计目的:使学生形成对猜想做出证实的意识,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开放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加强了科学方法的教育。)(三)归纳总结、解释验证(1)学生分组交流,总结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2)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热水中的白磷,会燃烧吗?不信试试看。(活动

8、与探究二: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现象)再次验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