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ID:14035102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_第1页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_第2页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_第3页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下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开展海派文化课堂教学,是将其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基本途径,主要是通过理论的教学充分利用其本身存在的德育因子,从而开发德育功能。具体可以通过小组专题研讨、教学成果汇报展等教学方式来提高海派文化教学和德育融合的效率。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同学们以自由组队形式开展专题研究,从海派文化学习的角度上来看,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主动学习、互相交流,逐步形成对海派文化相关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从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每个阶段课程的结束之时,采用自主汇报的方式

2、来展示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鼓励大家总结、交流学习心得,这种方式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仅仅局限于部分同学,而是将它放在了更宽更大的平台上,使得全校的广大师生都可以来参与校验和交流书法学习。  在高校中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来开展文化活动,譬如通过举办现场即时的海派艺术文化活动来调动校园的艺术氛围,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泼墨挥毫,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聘请现代名家作为高校的客座教授,展示经典海派文化历史脉络,并定期来校讲座,让广大学生近距离领略名家风采,激发其对海派文化的热情。我们可以通过将海派文化的趣味知识和材料做成丰富多彩的平面或视频宣传资料,在活动现场轮番展播,以更进

3、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派文化的了解、兴趣和认可。  毫无疑问,举办书法展览会可以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结合时政大事,可以在校园里举办相关主题书法艺术展览,可以取自当地名家,也可鼓励学生多多贡献作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有效地将书法艺术融入到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中去。具体来说,可以借助每年世界读书日的契机,调动广大师生勤奋求知,推动大家“读书、爱书、进步”的文化艺术氛围,举办“书香校园共同创建”海派文化展览;在母亲节、父亲节期间,举办“感恩感怀”海派文化比赛活动;在抗战胜利周年之际,配合党和国家的历史文化宣传,抚今追昔,举办“勿忘国耻共

4、创和平”的主题海派文化艺术展览。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可以尝试找到德育与海派文化艺术教育形式的契合点,在充分利用高校多种资源,提升教育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易于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的艺术教育形式将德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  海派文化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活动和比赛展览中,在高校校园中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营造充满海派文化气息的氛围,让学生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海派艺术的海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海派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营造良好海派文化环境的具体途径包括:首先,在高校学校大门、图书馆、办公楼和教学楼等人流较多的显眼之处,展示名家名帖和题字

5、,这不仅可以增强这些建筑物的文化气息,也可便于学生们能够日夜观摩;其次,在课堂、饭堂、走廊和宿舍等等地方,开辟各种各样的学生优秀海派文化作品展示区,定期更换,既能丰富校园艺术环境,又能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第三,利用互联网传播的优势,创建校园专属的海派艺术教育网站,以进一步拓宽海派文化艺术教育的载体,提升海派艺术教育的质量。此外,为了提升广大师生的海派文化热情,在校园中开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通过展示校内横幅、海报、传递宣传单、群发短信等等媒体手段,直接、及时地向高校广大师生宣传最新的校园海派文化艺术教育和活动情况,鼓励其为校园的海派文化艺术教

6、育工作投入更多的热情和支持,校园上下同心协力,为学生和学校的全面、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我们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提倡坚持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作为最重要的教育阵地之一的高校,更要在其自身的教育领域内贯彻落实这种理念。作为海派文化的典型代表,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海派文化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将海派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精神真切地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去,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实现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提供有效对策。  作者:杨爽吕宁朱瑞华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郭声健

7、,殷瑛.廓清艺术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湖南:湘潭大学学报2007.  [2]路云亭,论海派文化.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  [3]陈志权,温静,陈旭川.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2):60-64  [4]陈华桂.浅谈高校德育方法创新的思路[J],道德与文明,2004,(2):68-70  [5]郭萌,崔林.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1):183-186  [6]杨俊,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效性问题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