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

ID:14035694

大小:2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_第1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_第2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_第3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_第4页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实行的课改,其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实施课改,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作为教师都应该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我在新课程远程通识培训中所体会最深的一句话,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彻底推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师教为主的教学观念: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竖耳倾听,只有接受,缺乏发现。这样的情景在以前被称作秩

2、序井然,是取得佳绩的前提。但在新一轮课改的观念下,我们注意到了曾经一直忽略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在思考吗?在学习吗?在发现吗?在研究吗?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是自主、合作、探究,是感受性教学,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看老师讲课。”我想这就是课改的精髓所在了。给予孩子发现的天空,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发现,自己体验,呵护每一个孩子思维的独特性,让这些天生的研究者、探索者在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遨游,熠熠生辉。那么“新课程

3、下的课堂教学是怎么样的?”,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经过这次新课程培训,我受益匪浅。新课改标志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型学习转变。“课改”挑战教师,新课程、新教材体现着新思想、新观念、创新意,要求教师角色发生三个转变,即:一、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由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教”的教师。这个“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是

4、知识的唯一灌输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是: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当今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应有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些离不开学生主观对知识的渴望,即浓浓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兴趣,

5、新时代的教师更应具有这种激发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我们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要着手思考这个问题,要分析学习内容,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研究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要求,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研究关注不同层面、不同特点的学生,以便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群体或个体的即时需要去调整计划、组织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宽松课堂环境,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

6、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勃勃,努力使课堂变成学习者的乐园。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弘扬了立体性,孩子们才能浮想联翩,积极探究,才会闪烁出创新的火花,个性得到张扬,课堂才会显示其生命活力。课堂上的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与鼓励。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是学生最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由于这种和睦、温暖的关系,一种富有生气的学习氛围便形成了。二、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成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新课程强调:

7、“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要尊重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1、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必须具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此,教育只向学生传授教科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分拣、判断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做学生获取知识的引路人,使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2、做发现问题的启发人。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

8、更重要。新课程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往教师的“解惑”较多是越俎代庖,事实上是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教学中应激疑善问,提高鼓励学生大胆怀疑、批判,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有所不知,实事求是地同学生一起探讨,找到满意的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3、做解决问题的参与人。新课程强调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相互激励的过程,学生可以打断教师提问,也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不要怕学生问倒,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懂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