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初步设计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

ID:14036781

大小:1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_第1页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_第2页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_第3页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_第4页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初步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济源市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改线初步设计报告书小浪底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8月9日1、工程基本情况1.1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拟建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始于桥沟村南沟沟口(大峪镇政府西南侧),沿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区东区东侧山坡至蓼坞村东沟。拟建公路设计为山岭重丘区三~四级公路,设计车速为20~40km/h,设计路基宽度为7.5~8.5m,双向两车道,路面宽度为7.0m,采用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为25cm,路面基层厚度为30cm,拟采用石灰土基层。1.1.2水文气象条件本工程位于小浪底枢纽区域内,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C左右,极端

2、最高气温41.4°C~41.9°C,极端最低气温-17.2°C~-20.0°C。年降水量601mm~657mm,其中7月~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10mm~2114mm,最大风速20m/s。1.1.3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工程地区的地貌,按其形态特征、形成过程可划归为侵蚀堆积区的准平原化上升亚区。其特点为河谷开阔,阶地发育不全。拟建公路线路布置在桥沟村和蓼坞村之间,沿线地形沟深坡陡,山体坡度35o左右,地形相当复杂。河谷两岸谷坡多有基岩出露,并发育了一些短浅的冲沟。(2)区域地质本工程地区位于中条山、王屋山南麓,崤山东北余支的北坡,西接

3、汾渭盆地,东临华北平原,为典型的华北地层,即沉积基底为太古界、下元古界古老变质岩系;震旦系西阳河群火山岩为过渡层,此后则为地台型盖层沉积。盖层下部震旦系中统至下古生界以海洋碎屑岩沉积为主;上奥陶统-下石碳统缺失;古生界下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粘土质岩~碳酸盐岩建造,上部为陆相建造,岩层基本未受变质作用。小浪底地区自晚侏罗纪以来,共经历了五次大的构造运动,即燕山早期(NNE-SSW)、燕山晚期(NEE-SWW),喜山早期(NNW-SSE)、喜山晚期(NWW-SEE)以及现代构造运动(NE80°)。燕山构造运动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差异升降作用强度为次;而在喜山期,其构造

4、运动则以差异升降作用强度为主、水平挤压作用强度为次。从而形成了该区复杂的、多期性的、既有水平挤压、又有差异升降运动的地质构造格局,致使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根据1985年国家地震局审定通过的《小浪底水库坝址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工程参数报告》,参考国家地震局2001年发布的1:4000000《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3)工程地质条件小浪底桥沟电站区出露的基岩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和尚沟组T16地层,属沉积碎屑岩地层。第四系

5、地层主要分布中更新统(Q2)-全新统(Q4)。工程区岩体主要发育四组构造节理,从地表出露岩性分析,交通隧洞段主要分布为粘土岩和砂岩,隧洞引线高程处岩石结构稳定,具备成洞条件。(4)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区地下水的分布取决于地层岩性的分布特征和地形的切割程度,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地下水位沿桥沟河两岸一般高于河床地表1m左右。地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钙型为主,局部为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一般在0.3g/L左右,PH值多数在7~7.5之间,总硬度8~25德国度,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5)环境影响评价本道路改线设计由于工程规模较小,路垫挖填方

6、量不大,施工时防止开挖回填土石方滑坡,施工时修建挡土墙和护坡,施工后及时恢复植被,故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由于施工期不长,施工人员也不多,故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且可以有效控制。1.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由于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原交通道路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区范围内,为了美化小浪底管理区的环境,方便管理,给职工提供一个安静的办公、生活环境,确保群众通行方便和安全,减少旅游高峰期本段道路的交通压力,特进行此道路的改线设计。1.3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1.3.1工作内容⑴现场踏勘,得到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等条件,确定道路路线及沿线涵洞、挡墙、隧道等构造物

7、的位置;⑵根据实测地形图,进行选线、纸上定线;⑶完成比选方案的平、纵、横断面的初步设计及土石方量和构造物工程量的计算;⑷根据初步设计完成工程概算,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推荐方案。1.3.2技术路线主要工程量计算方案比选、选线、定线比选方案的平、纵、横断面设计确定推荐方案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设计概算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沿线主要构造物的位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设计比选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改线设计现场踏勘初步设计及工程概算分析总结2、桥沟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改线初步设计2.1道路选线2.1.1路线选线原则桥沟

8、村南沟至蓼坞村东沟道路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