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学案

《白杨礼赞》教学案

ID:14040124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白杨礼赞》教学案_第1页
《白杨礼赞》教学案_第2页
《白杨礼赞》教学案_第3页
《白杨礼赞》教学案_第4页
《白杨礼赞》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白杨礼赞》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白杨礼赞》教学案主备教师魏德彦课题《白杨礼赞》授课时间课时2课时课型精读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1.品味白杨树的形神之美,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22.理解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运用;33.把握课文精炼优美的特点.教学重点品味白杨树的形神之美,感受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运用教学方法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教具教本教学过程个性设计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虬枝(q

2、iú)婆娑(suō)秀颀(qí)嵌着(qiàn)瞥见(piē)2, 解释下列词语: (四音节合成词要求说出结构) 视野 黄绿错综 妙手偶得 锤炼 主宰 垠 坦荡如砥 倦怠 潜滋暗长 恹恹 旁逸斜出 参天 婆娑 伟岸 纵横决荡 秀颀 3、填空.(1)《白杨礼赞》选自________,本文写于1941年,作者______,原名____,字_____.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长篇小说),____(短篇小说).本文是一篇____散文.文章借__歌颂了______.(2)文中成语"妙手偶得"出自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的_____

3、__,_____(诗句).这位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近万首诗,我们还曾学过他的_,其中有_,_两句,很富有哲理,能激励人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增强信心.(3)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4.把下列词语和它所形容的对象用线连接起来.①坦荡如砥A.高原的色彩②无边无垠B.高原的平坦③黄绿相间C.白杨树的高大④伟岸朴质D.高原的辽阔⑤参天耸立E.白杨树的品格5、补充作家简介:第一课时一,学生简介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导入新课.《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

4、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5,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二,学生自查,互查预习情况.三,出示学习目标四,阅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思考全文结构.2.分组讨论.3.班

5、级交流.4.师生共同明确全文思路: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五,探究(一)题目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

6、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明确:第8段告诉我们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二)生长环境1、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明确:这一段

7、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六、小结: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图都有诗情画

8、意在其中。七、作业: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在望不到边的高原上奔驰……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51, 本段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