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

ID:14043901

大小:2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_第1页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_第2页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_第3页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_第4页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3级《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卷)(2004年10月31日)说明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A)-Aωsinφ;(B)Aωsinφ;(C)-Aωcosφ;(D)Aωcosφ参考解:v=dx/dt=-Aωsin(ωt+φ)∴选(C)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A)7/6(B)9/16(C)11/16(D)13/16(E)15/16参考解:∴

2、选(E)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A)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B)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C)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7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2、厚度为e的透明介质薄膜

3、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3,已知n1<n2<n3.若用波长为l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A)2n2e.(B)2n2e-l/2.(C)2n2e-l.(D)2n2e-l/(2n2).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2e。∴选(A)5.波长λ=5000Å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

4、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A)2m(B)1m(C)0.5m(D)0.2m;(E)0.1m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asinφ=3λ,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ftgφ=d/2,另,当φ角很小时sinφ=tgφ,有(m),∴选(B)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A)双缝干涉(B)牛顿环(C)单缝衍射(D)光栅衍射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选(D)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

5、为60°,光强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A)I0/8.(B)I0/4.(C)3I0/8.(D)3I0/4.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选(A)78.边长为a的正方形薄板静止于惯性系K的XOY平面内,且两边分别与X,Y轴平行。今有惯性系K′以0.8c(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度相对于K系沿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从K′系测得薄板的面积为(A)a2(B)0.6a2(C)0.8a2(D)a2/0.6参考解:K′系测得薄板的面积∴选(B)9.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包含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对此在以下几种理解中

6、,正确的是(A)两种效应中电子与光子两者组成的系统都服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B)两种效应都相当于电子与光子的弹性碰撞过程。(C)两种效应都属于电子吸收光子的过程。(D)光电效应是吸收光子的过程,而康变顿效应则相当于光子和电子的弹性碰撞过程。参考解:光电效应是一个光子将它的全部能量用来释放一个电子,并使其获得动能,该过程能量守恒;康变顿效应是一个光子和一个电子作完全弹性碰撞的过程,该过程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选(D)10.直接证实了电子自旋存在的最早的实验之一是(A)康普顿实验(B)卢瑟福实验(C)戴维逊—革末实验(D)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参考解:康普顿散射实

7、验不仅证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且还证明了光子和微观粒子作用过程也是严格地遵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卢瑟福实验也叫α粒子的散射实验,该实验确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戴维逊—革末实验,即电子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该实验确认了电子的波动性;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发现了原子磁矩的空间取向是量子化的,随后乌伦贝克和古兹密特提出电子自旋的假说。答案选(D)。二填空题:(30分,每题3分)11.一单摆的悬线长l=1.5m,在顶端固定点的竖直下方0.45m处有一小钉,如图示.设摆动很小,则单摆的左右两方振幅之比A1/A2的近似值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