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德育(论文)(杨宏)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

ID:14046657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_第1页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_第2页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_第3页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字德育(论文)(杨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联网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开放的、由成千上万个网络以及上百万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全球计算机网络;是具有提供信息资源查询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级市场;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它使大量的各种知识和信息成为了大家的共享资源,使素不相识、远隔千里的人们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成为了可能。它带来了人类学习、互动交流方式的一场革命。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00多个,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2000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

2、7%的人数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邮箱;有自己的QQ号;还有些孩子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可见,目前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学生如果不接触网络,就目前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是从发展趋势上看,他们难免不会因为缺少了这种获取资料开阔眼界与人交流的方式而受到影响。据一项调查表明,网络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密切,在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中,经常接触网络的:小学15%,初中35%,高中63%

3、,并且每年都有新的增长,作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比书本知识更加广泛和强烈的互联网信息的冲击。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在给人们的学习、生活、交流带来前所未有的帮助和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其中,由于网络是自由的、虚拟的,容易使人忘记现实社会的责任与道德要求,网络又是开放的、隐匿的,任何思想观点都可以在此公布;而参与其中的人是现实的,一些同学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成为其牺牲品。基于以上现实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发挥出网络的优势,避免网络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精神世界大大扩展了,但另一方面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

4、化、不同价值观,各种消极、不健康的,甚至反动的观点大量涌入,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既有大量进步、科学、有益的信息,又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对正处于半成人状态、是非观念不清、法制意识谈薄的学生来说,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心理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致使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网络的“绚烂多彩世界”使一些缺乏自控力的学生玩物丧志,长期沉迷于虚幻世界难以自拔。他们通宵上网,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从而给生理、心理带来极大危害;他们在学校不能安心学习,“人在教室,心在网上”,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行为乖僻,出现性格缺陷,而且网络中的人性化

5、设计,很容易使学生们从游戏或信息交流中得到刺激和满足,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络中,这就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他人、社会的交往机会,加剧了学生人格孤立,当他们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不如意时,常会产生敌意和悲观的不良情绪,以至在心理上形成人际交往障碍。网上一些反动、迷信、色情信息和血腥暴力的内容,使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少年,分不清是非,辨不明善恶,从而误入歧途,甚至个别人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古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知道网络为什么对学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老师们只有亲身到网络中去体验才能了解。如果我们经历了诱惑,我们就和学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这样才能

6、更好地体会到学生的感受,才能使我们找到帮助学生克服诱惑的办法,我们对学生的教导才可能对学生产生最大的触动。所以,老师们不妨也经常到网上去看一看,特别是到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去看一看。在新的形势下,不是消极等待,而应主动出击,积极地去拓展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运用网上大量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提高获取信息、分析辨别信息及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才能对学生积极开展身心健康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网上人格,建立一个规范、开放、理智的校园网络氛围;才能结合学科知识,让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使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走向健康的网络之路;才能制作

7、优秀的课件,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氛围,使我们的晨会、大队活动、主题队会等更能吸引学生,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把德育工作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尽快占领网络阵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网络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神秘的。对网络的无知是造成神秘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该为学生创设条件,使他们通过正常渠道就可以了解到网络的知识,尽可能地降低网络的神秘感。现在,学生从学校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