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

ID:14046865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_第1页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_第2页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_第3页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_第4页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二、教学策略从节的题目《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中就可以看出,本节的教学策略是通过学生的分类活动来学习分类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最好按2~3人一组开展活动,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把七年级上册课本带来,以便在分类活动中查找植物类群的有关知识。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通过巡视解决在分类活动中的疑难问题,最后在全班交流或抽查小组的学习情况。在尝试对植物进行

2、分类时,教师应对活动中涉及到的有关分类的知识进行提问或介绍,引导学生注意以下方面的内容。(1)回忆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别是有关子叶的知识;回忆有关平行脉和网状脉的知识。教师可用实物或投影片展示上述种子的结构和叶脉。(2)以一种水果为例,说明果皮并不是俗称的果实的皮,而是指种子外面的果肉。(3)对假根进行简要的说明,指出假根的作用只是固着植物,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在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时,由于学生对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知识可能了解得不多,教师可在学生活动前进行简单的介绍,但只要求学生能把两栖动物

3、和爬行动物分开即可。本节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如下问题。1.注意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组内互帮互助,解决一些疑难问题。2.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如在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和在本册学习过的有关动物类群的知识。3.本节课涉及的植物和动物的类群较多,知识容量较大,教师注意不能要求学生详细掌握各种类群的具体特征,而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验基本的分类方法上。三、参考答案观察与思考(植物的分类)1.玉米属于A类植物;向日葵属于B类植物;油松属于C类植物;  肾蕨属于D类植物;葫芦藓属于E类

4、植物;水棉属于F类植物。2.不属于同一分类等级。A类植物和B类植物分别属于被子植物中的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和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双子叶植物),它们的分类等级应该低于C、D、E、F四类植物。3.有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可以分为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单子叶植物)和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双子叶植物)。4.无种子的植物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5.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6.考虑了植物的根、茎、叶、叶脉、子叶、

5、果实、种子等。观察与思考(动物的分类)1.若分为2组,他们分别是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里有:蚯蚓、蜜蜂和蜘蛛;脊椎动物里有:鱼、青蛙、蟾蜍、蜥蜴、壁虎、鸟、猫和虎。2.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2组,他们分别是: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蜜蜂、蜘蛛。3.脊椎动物可以分为5组,他们分别是:鱼类──鱼;两栖类──青蛙、蟾蜍;爬行类──蜥蜴、壁虎;鸟类──鸟;哺乳类──猫、虎。4.4.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为: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练习1.特征类别的名称举例有

6、花,两片子叶,叶脉一般具网状脉双子叶植物花生、向日葵、大豆等身体表面有硬而干燥的鳞片,卵生,体温不恒定爬行动物壁虎、龟、蛇等无花,种子裸露裸子植物油松、侧柏、水杉等简单的植物,不具根、茎、叶藻类植物水绵、衣藻、海带等胎生,雌性用乳汁哺育幼儿哺乳动物野马、猕猴、华南虎等2.不同的类群名称属于不同的分类等级,给蜜蜂冠以不同的类群名称是分类上的需要,它表明了蜜蜂在不同的分类等级中的位置。四、背景资料生物分类学的概念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据估计,目前人们已命名的约有200万种,其中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

7、有50万种。据科学家估计,世界上约有2000万~5000万种生物还有待发现和命名。为了研究、保护和利用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科学家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梳理,分门别类,逐步建立了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是研究生物分类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三个领域。分类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生物归入不同的类群(分类单元);命名是根据国际生物命名法给生物分类单元以科学的名称;鉴定则是确定一种生物属于已经命名的分类单元的过程。因此,概括来说,生物分类学是对各类生物进行鉴定、分群归类,按分类学准则

8、排列成分类系统,并对已确定的分类单元进行科学命名的学科。其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层次的、能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这样就有利于人们认识生物,了解各个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掌握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为更广泛、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方便。生物分类的方法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物进行过分类。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分类方法上有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这两种方法也代表了分类工作发展的两个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