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

ID:14048250

大小:226.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8-07-25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五单元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土地养育着我们主题一: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引导课餐桌上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需要。2、引发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教学重难点: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教学准备:1对本地的饮食、菜肴等的构成和特点有适当的了解,并且知道这些食物、菜肴等的来源与土地的关系。2、完成《学习活动册》中《我家的菜篮子》。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引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今天开始,我们将要研究我们每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

2、产出来的?2、全班交流活动。课前学生完成了记录《我家的菜篮子》,交流:自己家一周的饮食情况。3、师小结:我们的食物真丰富啊!那你知道这些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二、探究活动1、把我们这周的食物进行分类:肉类、蔬果、豆类等2、学生将食物分类放进菜篮子中。3、阅读豆博士的话,明确:食物是保护和维持生命的基本需求。即食物是每个人正常生活离不开的,是必须满足的需求。4、小组讨论:通过实例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从哪里来的。5、分组汇报6、师小结:面粉、大米、玉米等粮食是在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白菜、萝卜等蔬菜也是在土地上种出来的。鱼类等水产

3、是从河湖中打捞或养殖得来的,禽、肉、蛋等是通过养殖得来的。”三、总结、延伸。1、明确:人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都是来自土地、河湖、海洋,来自养殖。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强调珍惜粮食)5、布置思考: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板书:餐桌上的发现肉类、蔬果、豆类(淀粉类)43课题1、萝卜的故事教学目标:1、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2、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3、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重难点: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和乐趣,形成尊重劳动及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教学

4、准备:1、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从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进行教学。2、布置学生泡豆芽,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师述: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还了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2、指名学生介绍3、师小结: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人们要维持正常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取得收获的呢?揭题:萝卜的故事二、读故事1、组织学生阅读有关本课题的七幅图画,通过交谈的方式知道种植萝卜的过程。2、为什

5、么人们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以后,要把剩余的部分卖掉?为什么收获的季节是最开心的季节?3、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4、小结:看到田野上丰收的收获,自己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这么多的收成自己家是用不完的,所以从收获中留下自己需要的,将剩余的部分拿到市场上卖掉,换成了收入,生活就有了保证。5、阅读教科书中“虎子家卖萝卜的收入和支出帐目。”讨论: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三、交流种植心得1、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家课前也利用一周的时间自己泡了豆芽,谁愿意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呢?2、学生组内交流,相互观赏自种的豆芽(实物、照片等)。3、通过这次的体验活动,

6、你有什么感受?4、教师总结:我们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也体会到种植的辛苦。农民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苦的,农民通过他们的劳动成果的到收获,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值得我们尊重。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43课题2、从种植到收获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4、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5、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历史

7、,农产品的品种数量十分丰富,从而产生自豪感。6、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者丰富的食物,保证人类的生存,对生养我们的土地要产生敬意和爱护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循规律。2、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3、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4、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者丰富的食物,保证人类的生存,对生养我们的土地要产生敬意和爱护的情感。教学准备:1、准备日历,中国行政区图和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图例。2、收集有关节气的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8、:第一课时教学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每年3月到5月是种植收获萝卜最佳的时间,而每一种农作物都有特有的生长规律,你知道哪些农作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