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

ID:14053384

大小:76.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5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_第1页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_第2页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_第3页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_第4页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总论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总论复习提纲民法总论复习提纲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结构以民法通则的体例与内容:民事主体——民事行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为体例框架,借鉴各国民法典先进经验,考虑我国民事司法实践状况,我国未来民法典宜采用七编制,附则内容可以在民法实施细则中规定。第一编总则《德国民法典》设总则编以作为民法共同适用的纲要,为民法适用规定了共同准则,我国未来民法典也宜设总则编,将民法共同适用规则确定下来,另一方面为适应民事主体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应将民事主体从总则编中独立出来,以便能够包含更丰富的内容,也使总则编能贯通整部

2、民法典,在体例上更加协调、合理。总则编的内容大致包括:民法的任务,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法律行为,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代理,物,诉讼时效,法律使用和法律解释等。第二编人格法现在,人格权已经不限于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权利,而且成为现代民法基本理念之一,正因如此,将人格权单独列出并放在民事权利体系第一位已达成共识。人格法编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事主体制度,第二部分是人格权制度。在这个部分只规定权利制度,包括不同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各项人格权的内容,并为自然人人格权发展留下空间,对法人人格权

3、做出严格的限制。第三编亲属法亲属法本质上是身份法而非财产法,因此应放在人格法之后。亲属法内容应包括:第一章婚姻,以我国现行《婚姻法》为基础进行移植;第二章亲子,是调整亲子关系的法律规范;第三章监护。第四编物权法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民事主体对于物的直接管领和支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物权法无论是从它在民法中的地位,还是从它包括的丰富内容,都应当成为民法典中独立一编。在通则部分,规定物权的定义、物权设定和行使原则等,在分则部分,首先规定所有权,其次规定用义物权,其三规定担保物权,其四规定

4、占有。第五编合同法合同是债的最普遍的发生根据,也是债的最重要的法律形式,因此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应当规定合同法编,而无须另加规定债权法编。应当将我国统一合同法的内容移植到民法典中。通则包括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和终止以及违约责任等;分则包括买卖合同,供应合同,承揽合同等22种具体合同规则,最后一章附则。移植之后,在通则部分应增加担保的有关规定。第六编继承法继承权和身份有关系,但是并没有绝对的关系,继承法的本质是调整因继承而发生的财产关系,所以继承法应属于财产法,列于合同法之后。在

5、我国现行继承法的基础上,未来民法典中的继承法可分四章:第一章通则,第二章法定继承,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第四章遗产的处理。将现行继承法移植到民法典中应当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第七编侵权法侵权法应当成为我国民法典的独立一编,并使它成为上面各编所规定的民事权利的保护编,侵害各项民事权利的责任编。首先,应规定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则;其次,规定各种具体的侵权行为;再次,规定共同侵权;最后,规定承担责任的方式。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根据《民法通则》第二条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

6、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不互相隶属,地位平等,能各自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其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13民法总论复习提纲(一)民事主体资格平等(二)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三)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平等地受法律保护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义务的时候,应本着善意和诚实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具体表现:(1)不

7、为欺诈行为(2)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3)不得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4)正当竞争,反对垄断(5)尊重社会利益,不得滥用权利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1)诚实信用为市场经济生活的道德准则(2)诚实信用原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3)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在于授予法院自由裁量权诚实信用的功能(1)指导当事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2)解释合同(3)解释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几个问题:(1)能否以诚实信用原则修改现行法律规定(2)禁止“向一般性条款逃避”(3)类推适用优先(4)优于判例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基于民事法律

8、事实并有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特点(1)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而非物质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2)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人与物之间的关系(3)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4)是主体之间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5)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性(1)是平等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社会关系(2)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意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