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ID:1405373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_第1页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_第2页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_第3页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_第4页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初中物理概念特点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分析下初中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  一、初中物理概念的分类和特点  1.概念分类  初中阶段,物理量既反映出物理现象的质的特征,又从量的角度反映物理现象的性质.从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来区分.物理概念可分为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  (1)定性概念.定性概念是定性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例如机械运动、电阻、力、惯性等等,是通过对一类物理现象的分析、综

2、合、抽象出其本质特征,用语言来加以定义的.如“一个物体相对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  (2)定量概念.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现象和物质结构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物理学具有严密的数学体系,因此,物理量是物理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地描述物理规律离不开物理量.定量概念是定量地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概念.如速度、密度、压强、机械功等等,这类概念也称为物理量.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定性概念和定量概念的教学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对定性概念往往详细地解释说明,巩固运用时往往借用说理题、简答题、判断题

3、等题型来实现;而定量概念主要在计算中掌握,因为定量概念有自己的一套数学体系,并且对数学工具的熟练运用要求较高.  2.概念特点  (1)确定性.物理概念是从同一类物理现象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反映了物理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这种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是物体固有的客观存在,因而具有确定性.物理概念产生的源泉是对物理现象和科学实验的观察、总结和概括.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物理事实(包括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对物理事实是一种近似的,然而又是突出本质的反映.物理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理概念必须反映出这种客观性,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概念更离

4、不开相应的物理事实.  (2)抽象性.物理概念来源于实践,但却高于实践.爱因斯坦认为,“我们的一切思想和概念都是由感觉经验引起的,它们只有在涉及这些感觉经验时才有意义.另一方面,它们又都是头脑中的自发活动的产物.所以它们绝不是这些感觉经验内容的逻辑推论.因此如果要掌握抽象观念复合的本质,就必须一方面研究这些概念同那些对它们所作的论断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研究它们同经验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思想和概念的起源与感性经验内容有关,但是思想和概念又不能从感性经验逻辑地推导出来,说明概念既与经验内容有关,又是人类理智的自由发明,

5、说明物理概念与具体的客体和过程有密切联系,但又超越了具体的客体和过程,如对能量概念、磁场概念的理解.  (3)阶段性.物理概念随着人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不断增加,研究物理问题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一个完整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有不同的相对完整的概念.如动能概念,初中阶段提出的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物体的动能,动能跟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这种提法很容易接受.到高中阶段给出的是定量的公式.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两点建议  1.细化学习策略指导  (1)启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研究  在课堂教学

6、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指导要细化,具体化,不能笼统、抽象化,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才能把高效率教学落到实处.  (2)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俗话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具有元认知的学生能跳到山外,反观此山,对学习而言,他能用自我意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在不同情境下调整自己的认知活动.学习效率高的学生与效率低的学生之间的一个区别就是前者具有较强的元认知能力,这些能力可以保障他们选择和调整自己的学

7、习方式和学习策略,而后者具有的元认知能力较弱.  例如,我在进行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压强”教学时,请学生计算:一位同学体重600N,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测得接触面积400cm2,问他正常步行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在学生的问题解答中,有的学生直接带入公式得到了一个错误地答案,p=FS=600N0.04m2=1.5×104Pa,究其原因是因为其元认知能力不强,没跳出纯粹的物理计算,站到题目外设想问题的情景,事实上,正常步行时是单脚着地,那么教师就要进行现场指导,或实际走一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事实,提高元认知能力.可见元认知能力强弱与课堂效率高低是正相关

8、,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  2.优化教学过程关系  课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学生、教学资源、教师,由此生成出教师与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