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ID:1406119

大小:354.50 KB

页数:43页

时间:2017-11-11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江大堤堤岸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43页共43页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概况第二节水文气象第三节工程地质资料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一节招标文件第二节标准及规范第三节投标答疑会纪要第四节经验第三章:主要工程量第四章:平面布置第一节说明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先铺后灌法(方案一)第二节先灌后铺法(方案二)第三节方案分析比较第四节浆砌、干砌石施工第六章:机构配置与设备人员投入第一节机构配置第二节设备投入第三节劳动力配置第七章:进度:第一节进度计划第二节进度保证措施第八章:质量保证第一节质量目标第二

2、节保证措施第九章: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安全目标及措施第二节文明施工第十章: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一章:施工难度和建议第一节施工难点第二节建议第十二章:附图北江大堤堤岸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43页共43页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概况北江大堤西南镇段(桩号50+980~52+445)属历史险段,北江在此分为左右两汊,大堤位于左汊左岸,堤外脚临河,深槽迫岸,堤后不足10m更有成片的居民多层楼房。近年来由于无序采砂及在该河段的右汊河道进口段用锁坝、分水坝、丁坝进行航道整治,造成北江北汊河道严重下切,使右汊的分流比进一步减少,根据近几

3、年河道地形测量结果比较,河床刷深逐年增加,对北江大堤的防洪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北江大堤管理局对该险段进行过多次加固处理,由于受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虽有一定效果,但险情仍然存在,未能达到规范规定的达标标准,仍需采取进一步加固处理措施。本工程为西南新沙洲左汊河段堤岸(北江大堤桩号51+100~52+200)防护工程,是北江大堤加固达标工程的一部分,合同编号为:BJDB/SG2002/02。工程地点在广东省三水市西南镇内。主要项目为2.0m高程以下岸坡先抛土工充填沙袋垫底,然后按1:25的边坡抛石,并设摸袋混凝土护岸;2

4、.0m高程以上至3.5-5.0m高程按1:2.5的边坡抛石,抛石表面再砌干砌石护坡,在北江大堤桩号52+110~52+220间河底抛石护底。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其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本工程工期要求:开工时间为2002年11月20日,完工时间为2003年3月31日。北江大堤堤岸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43页共43页本工程地点位于三水市西南镇内,对外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公路有广湛公路,324国道经过并直达广州,距广州33KM,铁路有广湛铁路线通过,本工程为北江左汊大堤护岸,大宗材料可采用水运

5、直达施工现场。第二节:水文气象2.1、气象资料北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季风影响显著,阳光充足,热量丰富,大气环流随季节变化,夏半年盛吹东南风和偏南风,冬半年常为北风和偏北风,三水站的主要气象特征值祥见下表:站名多年平均气温(℃)多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年最低气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年平均风速(m/s)累年最大风速的平均值(m/s)多年最大风速/风向(m/s)多年平均年蒸发量(mm)三水站1950~2000年21.738.7-0.7792.412.322/ENE1675注:表中多年平均年蒸发量均值为未经拆算的

6、φ80型蒸发器的实测值。三水的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71mm,年最大降雨量为2274mm,年最小降雨量为1146mm。2.2、水文资料据1951~1997年的水文资料统计,三水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373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33.1亿m3,最大年平均流量为2960m3/s(1997年),最小年平均流量为300m3/s(1963年)。北江大堤桩号52+000m处不同频率、不同时段的北江水位见下表北江大堤堤岸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43页共43页时段频率P水位H(m)全年10%9.5320%9.010~3月10%3.620

7、%1.9211~2月10%1.420%0.8310~3月10%时段平均流量0.1220%时段平均流量-.03211~2月10%时段平均流量-0.720%时段平均流量-1.1第三节、工程地质资料西南堤段位于北江下游,堤基由第四系冲积层和下覆下第三系地层组成,据历史资料记载,1949年在桩号51+560堤段曾发生溃口。根据钻探资料,溃口范围可能至桩号51+600一带。根据多期勘探资料,桩号51+520~51+600堤身填土以砂岩风化土为主,在填土底部则由块石和砂组成,块石直径大于20cm,岩性为浅灰白色砂岩。块石和砂估计是较

8、早时期人们在防洪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其它堤段堤身填土除局部夹薄层砂外,其余为粉质粘土,可塑状,渗透系数为10-7~10-4cm/s,堤基冲积层厚一般13~43m。从上到下各层岩性描述如下:QS北江大堤堤岸防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43页共43页:堤身填土主要为红褐色砾质粘性土,由红褐色砂岩风化土组成,粘性较差,砾以2~5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