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ID:14061838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_第1页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_第2页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_第3页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印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近年来,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正在稳步的提升,随着两国贸易竞争性的加强和贸易分工的深化,两国在产业内贸易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加强。因此,两国应利用产业内贸易合作的契机,促进传统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升级,挖掘潜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  一、中印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本文采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出2002年-2011年中印十大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十类产品中,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的是SITC第0类产品,其中048(谷物制品、面粉或淀粉制剂)在2010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0.88,054(蔬菜,新鲜冷冻或简单保存的食用植物产品)、05

2、8(水果保存和水果制品)、059(果汁和蔬菜汁,未发酵和未加酒精)都保持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贸易指数都在0.6以上。SITC第5类产品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其中部分产品如511(有机化学类产品)、512(醇,酚等)、531(染料、着色剂)、551(油、香水)、571(乙烯聚合物)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保持在0.6。SITC第6类产品整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是中印产业内贸易中的主要产品类别。其中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的是:612(皮革及皮革制品)、621(橡胶制品)、651(纺织纱线,织物制成品)这几类产品一直是两国主要的产业内贸易对象。总的来看,中印工

3、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要高于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且主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为了更深入的考察中印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及优势,本文结合中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中印两国间的贸易特化系数,将中印产品分为三大类:  1.产业内贸易指数(GL>0.5),且两国具有相似的较强专业化程度的产品和相似的较弱专业化程度的产品(-1≤TSC<0,0≤TSC<1)  通过两个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印贸易中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且两国的专业化程度相似的产品为第0类(食品或活畜产品)、第6类(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近几年相比较印度,中国在第6类产品上一直保持较大的优势。同时中

4、印第6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也很高。而在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上,印度虽然具有较小的优势,但总体上两国是处于相对劣势的专业化程度,基于贸易的分工,这类产品也成为了中印主要的产业内贸易产品。  2.产业内贸易指数(GL<0.5)且两国产品专业化程度差距大,产品具有较强的产业间互补性  从专业化程度来看,印度在第1类(饮料和烟草)和第2类(粗材料)产品上具有相对大的优势。尤其在第22、26、29这几章产品都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而中国在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的产品上具有相对大的优势,如74(一般工业机械设备和机器零件)、75(办公室机器和自动处理仪器)、76(电

5、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仪器)章产品。两国在这些产品中表现出很强的互补性,产业内贸易水平低。在中印双边贸易中多以互补的产业间贸易为主。  3.产业内贸易指数(GL<0.5),且两国产品的专业化程度差距小,具有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潜力  从专业化指数来看,中国与印度两国在第3类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低。说明两国在这两类产品上都偏向于进口。具体比较到章产品,我们发现两国的专业化程度差距很小。如第33章(石油、及石油副产品),中国的专业化程度平均为-0.7,印度为-0.4。从第3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来看,这一指数从2002年至2011年都在提高。表现出了产业内贸易的趋势。另外,虽然

6、中国在第7类的产品上表现出相对大的优势,但两国在7类中的部分产品的专业化优势的差距并不大。且差距在逐步的缩小,如71、72、77、78、79章产品。这几章产品具有产业内贸易合作的潜力。在第8类产品上两国都具有专业化优势。近年来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在提高,产业内贸易合作的趋势也在加强。  二、中印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实施差异产品战略,促进中印传统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升级  两国应在原有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上向高水平产业内贸易方式迈进。促进传统产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转变。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发展差异产品,提高传统产业的高附加值,挖掘两国的市场潜力,

7、扩大对路产品的贸易品种,改变由以往依靠低价、低成本的贸易转变为依靠产品的自主研发、品牌功能等高附加值的贸易合作。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双边贸易结构,发展潜力产业的产业内贸易  两国的产业内贸易不应只局限于两国的传统产业部门,而应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中国更加要利用中印产业内贸易合作的机会,通过与印度技术软件行业和可再生生物能源的产业内贸易合作,平衡我国的贸易结构。面对两国能源瓶颈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环境,两国企业应对市场重新定位,在有潜力合作的行业内部积极开展合作。  3.积极探讨中印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实现产业内贸易的自由化

8、和投资便利化  对于产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