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ID:14069417

大小:7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_第1页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_第2页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_第3页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_第4页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南京市上新河中学郜振宏[设计意图]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理解。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

2、生活服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⑴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⑵阅

3、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⑶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

4、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教学重、难点]“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教具和学具]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2.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3.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4.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5.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6.真空罩,抽气机一只,双频手机两只。7.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课前准备]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

5、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污染等有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辆电动小汽车,现在老师分别开一下,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对比后说出它们的特点。开动第一辆普通电池小汽车。开动第二辆线操纵电动小汽车。开动第三辆遥控电动小汽车。引导: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说明我们可以用电磁波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操纵小汽车。大到宇宙飞船也是用电磁波来进行操纵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板书标题:二、电磁波及其传播认真观察实验,对三辆小汽车的运动,进行对比。讨论后

6、回答:第一辆无法对行驶过程进行操纵。第二辆虽然可以操纵,但操纵距离很短。活动范围很小。第三辆可以远距离操纵。活动范围很大。举例,各种利用电磁波进行工作的生活用品,家用电器。让学生体会无线电(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且传递距离远。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二、进行新课(32分钟)了解波的特点:(一)波的基本特征:观察以下现象:1.水波.(演示,实物投影)问:哪儿是波源?它在怎样运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答:中心的竹竿,它在做原地上下振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知道观察的对象,了解波的特征物理量。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

7、点?2.演示: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再利用课件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对现象有个长时间的再现。找一找这二个波的共同点?(板书)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3.演示:悬挂着的弹簧受到撞击显示的情形(或视频)问题:这个波的特点是什么相间?好,我们再仔细的看一段课件。找出这种二种波的共同特征来。(视频:横波和纵波的课件)播放波形图的课件。介绍波形图,引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定义、字母、单位、)设问:波源振动的平衡位置在哪里?图中所示振动的振幅是多大?1.振幅:(A)表示振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米(m)2.周期:

8、(T)振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布置小实验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导出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凹凸相间,向外扩散。小实验:在桌面上来回快速抖动长橡筋绳,观察波的形态及传播。答:抖动形成的凸起迅速的传到另一端。观察课件的图像回答感想:学生回答: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学生观察后回答。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