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ID:14073871

大小:6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5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_第1页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_第2页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_第3页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_第4页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建设书二〇一二年十月1目录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1一、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1二、项图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2第二章项圈建设的内容及圈标4一、项目总体目标4二、项目主要示范推广内容与规模4第三章项目投资估算5第四章效益分析6一、经济效益6二、社会效益6三、生产效益7第五章项目实施年度计划8第六章结论与建议91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建设地点及背景(一)地理位置及条件。。。。。。。。。。。。。。。。。。。。。。。。。。项目实施单位为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种植业管理局,技术力量雄厚,尤其是

2、省水稻所栽培技术为我省排头兵,可以带动一方技术突飞猛进,实现较大跨跃。(二)农业生产情况围绕做大规模,做强特色,做响品牌的发展理念,十一五期闻.。。。全县农业生产区域特色和优势农产品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以项目为牵动,积极构建“同一区域围绕同一产业共同建设、相互促进”的产业化布局,着力扶持和壮大粮食、蔬菜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是全国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为安徽省粮食主产区之一。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稻米,先后在金拱镇白莲圩、腊树镇烧箕畈、石牌镇同福村等地建

3、设了一批高标准农田,目1前已发展成为优质商品粮生产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极大的促进了全县乃至周边县市粮食产业的蓬勃发展;本着“围绕产业扶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思路,有的放矢安排科技推广、产业化经营等项目,连续扶持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稼仙米业集团,使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不断进步,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拓展。项目区简介:200亩的机插秧专家展示园安排在。。。三桥镇双河村双河大畈,该地已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达到土地平整,为高标准良田。1000亩的核心示范田和1万亩的技术辐射区均安排在三桥镇。

4、该镇农技队伍强大,服务质量较好,已组建并运作了三桥镇种植业合作社(下设农机服务部、机防队等机构),有效指导和服务农业生产。二、项图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一)项目区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上属于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服务体制不完善,育秧技术相对落后,秧苗素质不高,机插技术到位率不高。近年我省加大了水稻机插推广力度,水稻机插平衡栽培作为水稻主推技术在全省推广,2011年怀宁被列为工厂化育秧示范县,怀宁的机插秧面积有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何洪江、徐福运、何侃生等一批机插秧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但目1前生产上机插育秧

5、质量仍有待提高,整地质量、栽插质量也不过关,造成漏插率高、缓苗期长,加之大由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如肥料和水分管理等不配套,抑制了水稻个体潜力的发挥,导致秧田期与本田期生长发育失衡、前中后期发育失衡和群体与个体之间发育失衡,最终产量不高。影响了农民运用机插技术的积极性,制约了区域水稻机插技术和水稻生产的发展。(二)解决途径整合并充分利用各种项目,引进示范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加大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力度,解决育秧难关,有效攻克常规机插秧生长的“三个不平衡性”,完善配套技术措施,确保技术到户到田。第二章项圈建设的内容及圈标一、项目

6、总体目标1以提高机插水稻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为主要目标,通过引进杂交中籼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与当地的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通过展示、示范和辐射带动的形式,有效的把新技术通过合理的调整变为适宜当地生产实际的本土化技术;经过强化培训和技术转化及应用等促进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型,提高当地机插水稻生产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的竞争力。二、项目主要示范推广内容与规模项目主推技术: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项目建设规模:建设200亩的机插秧专家展示园、1000亩的核心示范方和1万亩的技术辐射区。第三章项目

7、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额为30万元,分项投资如下:1、技术培训:5万元;2、种子、秧盘、肥料等:15万元;3、组织观摩会:5万元;4、项目验收与技术推介:5万元第四章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核心展示区平均亩产650公斤以1上,与非项目区相比,亩均增产150公斤以上,增加30%,平均每亩增加纯收200-240元;示范区水稻平均亩产575公斤,与非项目区相比,亩均增产75公斤,增加15%,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120-150元;辐射区平均亩产550公斤,非项目区相比,亩均增产50公斤,增加10%,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100-120元。二、

8、社会效益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机插秧育秧技术、耕整地技术以及配套的机插田间肥水管理技术,促进良种良法的配套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促进项目区由传统型农业生产方式向新型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培养和锻炼一批能够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能够深入田间工作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农业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