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

ID:14074206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_第1页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_第2页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_第3页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_第4页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电子体温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综述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摘要:本文首先对温度和体温计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日常使用的水银温度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温度传感器的发展和分类,并介绍了几种不同的体温计的测温原理。体现出了电子体温计的优点,更促进的人们对电子体温计的研究。关键词:温度;传感器;电子体温计;语音播报温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其与我们的生活和生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期人类对温度的认识只是处于自身的感觉,只能定性的知道它的存在。在很长的时间中人类一直在努力,想通过某种方式来认识温度、表达温度,直到十七世纪

2、,随着物理学的兴起,人们对温度的认识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2]意大利人伽利略于1592年发明了最早的的测量温度的仪表,但是这个仪表上没有刻度,不能准确的表示温度。在1709年,德国的华伦海特在荷兰首次创立了温标,在此这后又经过了数年的分度研究,在1714年制成了以水的冰点为32度、沸点为212度、中间分为180等份的水银温度计,也就是现在仍旧在用的华氏温度计。1742年,瑞典的摄尔乌斯制成了以水的冰点为100度、沸点为0度的水银温度计,后将两个固定点颠倒过来,这种水银温度计就是现在仍有用的摄氏温度计。液体材料制成的温度计的

3、技术的成熟,促使有人开始尝试用金属来作测温的材料,随着热电效应和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发现,很快就出现了热电偶温度计和热电阻温度计。到1876年德国的西门子制造出了第一支铂电阻温度计。其后随着温度传感器的发展,不同种类的电子体温计也很快出现。文献[3]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综述主要对水银温度计和电子体温计在各方做出了一个对比,最终的结果是两种体温计在测量的结果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安全性和快速测量这一问题上,电子体温计远远的胜于水银温度计。因此,电子体温计在临床上的应用将得到推广。目前,临床科室多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4、,但水银体温计极易损坏,外泄的水银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汞中毒,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电子体温计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安全性很高,并且测量迅速,节约医护人员许多的时间,在目前人满为患的医院,这一点也是十分的重要。文献[4]介绍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产品分类,并全面系统的阐述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趋势。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前沿尖端产品,而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高居其首。电子体温计的发展也是伴随着温度传感器的发展。近百年来,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1)传统的分立式的温度传感器;(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和控

5、制器;(3)智能温度传感器。其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由集成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的IC厂家已经开始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可面市。新型的温度传感器也正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高要求测温发展。文献[5]本文介绍了一种医用电子体温监测系统,采用的单总线的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采集体温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单片机,最后由单片机通过RS-232接口及通信协议将采集到的数据送给PC机,在PC机中对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和存储。就目前而言,对体温测量方法及体温测量

6、记录系统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因为水银温度计的缺点太多,在欧美一些国家己禁止使用,而电子体温计己经相当普及。但是在我国的医疗机构中,特别是在医疗条件不理想的地区水银温度计依旧在使用中。目前大部分医院对病人采用的测温方式,还是由护士去病房给住院病人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供医生分析病人病情时参考。这种方式存在极大的滞后效应,很不利于患者实时监测体温变化情况。所以低成本,便于系统使用的电子体温计就有了用武之地。文献[6]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单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基本工作原理、功能特点以及工作

7、时序,并给出了DS18B20与单片机接口的软件编程实例,包括内部存储器的地址以及对应所存储的内容和对存储器的访问方式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另外介绍了DS18B20各引脚的功能和接线方式。文献[7]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体温计的设计与制作综述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温度采集单元和显示控制单元相分离的新技术新方案的温度计,其两部分分别有个微控制器控制。这种分体式体温计可实现人体长时间并且连续的体温监测,方便了临床上对重症病人的体温监测。其温度采集单元可独立的完成体温测量并对体温进行存储,而显示控制单元可实现对温度测量周期的设置,以及对体温存储的

8、反查。这种温度计为医生提供更为详尽的患者体温的动态信息,达到更人性化的医护效果。文献[8]本文讲述了一种以NRF401模块实现无线通信的体温测量系统,由ATmega单片机对温度测量结果进行初步的处理,然后通进无线通信模块所测量的温度值发送到PC机,由PC机处理测量结果。管理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