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

ID:14074455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_第1页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_第2页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_第3页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_第4页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关事业单位中级工考试汽车驾驶中级理论知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发动机压缩比的计算表达式是(  )。  (A)ε=1+Vn/Vc  (B)ε=1+VL/Vc  (C)ε=1+Va/Vc  (D)ε=Vc/Va2.四冲程汽油机与柴油机工作循环的不同之处是(  )不同。  (A)混合气体形成方式和机械运动方式  (B)混合气体形成方式和着火方式  (C)着火方式和工作循环的内容      (D)着火方式和主要机件运动方式3.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有效扭矩和发动机转速有关,两台发动机若n相等时,则Pe与Me的关系是(  )。  (A)Pe大则Me大  (B)Pe大则Me小  (C)Pe小则Me

2、大  (D)Pe与Me一样大4.国产BJ492QA型、EQ6100—1型发动机均采用(  )燃烧室。  (A)楔形  (B)L形  (C)盆形  (D)半球形5.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锥度,主要是考虑(  )。  (A)节省材料  (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  (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D)润滑可靠6.一般(  )的曲轴,由于主轴承负荷大,曲轴刚度差,所以一般都加平衡块。  (A)全支承  (B)非全支承  (C)全浮式  (D)半浮式7.曲轴的平衡重用来平衡由连杆轴承、曲柄等回转零件所引起的(  )。  (A)轴向力  

3、(B)回转力  (C)离心力  (D)向心力8.四冲程发动机凸轮轴与曲轴的速比为(  )。  (A)2:1  (B)1:1  (C)1:2  (D)2:29.在配气相位的四个角度中,(  )的大小对发动机充气性能影响最大。  (A)进气提前角  (B)进气迟后角  (C)排气提前角  (D)排气迟后角10.汽油机过量空气系数在1.05~1.15范围内的可燃混合气叫做( )。  (A)功率混合气  (B)过稀混合气  (C)过浓混合气  (D)经济混合气11.(  )是柴油机燃烧主要阶段,其放热量和放热规律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

4、和工作粗暴程度。  (A)着火延迟期  (B)速燃期  (C)缓燃期  (D)补燃期12.汽油发动机在启动工况时,为使发动机能顺利启动,其过量空气系数应在(  )范围内。  (A)1.1~1.2  (B)0.8~0.9  (C)0.6~0.8  (D)0.2~0.613.在空气制动式主供油装置中,将极少量的空气引入到空气室中,降低了(  )处的压力差,从而降低了汽油的流速和流量。  (A)主量孔  (B)喉管  (C)主喷口  (D)空气室14.当汽油发动机汽车需要超速行驶时,起供油作用的是(  )装置。  (A)主供油  (B)主供

5、油和怠速  (C)主供油和加浓  (D)主供油、加速和加浓15.化油器机械加浓装置能否参加工作取决于(  )。  (A)真空度  (B)节气门开度  (C)发动机转速  (D)发动机动力16.化油器怠速装置的作用是气缸内供给(  )的可燃混合气。  (A)少而稀  (B)少而浓  (C)多而浓  (D)一般17.涡流式燃烧室其混合气形成特点是依靠定向的强烈的(  )混合和燃烧。  (A)燃烧涡流  (B)压缩涡流  (C)进气涡流  (D)压缩紊流18.(  )燃烧室其混合气形成主要采用油膜蒸发混合式。  (A)开式  (B)四角形 

6、 (C)球形  (D)ω形19.改变喷油泵柱塞斜槽与柱塞套油孔的位置,其目的是(  )。  (A)改变柱塞有效行程,以调节供油量      (B)改变柱塞总有效行程,以调节供油量  (C)改变柱塞总有效行程,以调节供油时刻  (D)改变柱塞有效行程,以调节供油时刻20.柴油机调速器的作用就是在柴油机的负荷改变时,自动地改变(  )的供油量来维持柴油机的稳定运转。  (A)喷油器  (B)柴油泵  (C)喷油泵  (D)输油泵21.散热器盖的蒸汽阀弹簧过软,会使(  )。  (A)散热器内气压过低  (B)散热器芯管容易被压坏  (C)

7、散热器内气压过高  (D)冷却水不易沸腾22.汽车的驱动与附着条件为(  )。  (A)Ft≥Fw+Fi  (B)Ft≤Fw+Fi  (C)Ff—Fw+Fi≤Ft≤Fφ  (D)Ff+Fw+Fi≥Ft≥Fφ23.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布置形式的汽车,下坡制动时,汽车重量(  )负荷过重,易发生翻车现象。  (A)后移,使后轮  (B)后移,使前移  (C)前移,使后轮  (D)前移,使前轮24.摩擦式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扭矩取决于摩擦面的最大(  )。  (A)正压力  (B)静摩擦力矩  (C)摩擦系数  (D)作用半径25.一对啮合

8、齿轮的齿数和转速、扭矩之间的关系是i=Z从/Z主=(  )=(  )。   (A)n主/n从,M主/M从   (B)n从/n主,M从/M主 (C)n主/n从,M从/M主     (D)n从/n主,M主/M从26.同步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