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ID:1407601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5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_第1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_第2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_第3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_第4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在厘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绩效评价内涵之基础上,重新审视绩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并在评价指标、内容、方式、结果等方面对绩效评价机制的优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24-03  [作者简介]谢军,马重阳,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  一、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绩效评价  1.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

2、的方向,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通过自主性学习和接受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并保持专业持续发展,使自己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或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教师专业发展在外部形态上体现于教师个人职业阶梯的上升和各种专业荣誉的获得,在内部发展上表现为教师内在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改进,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升华的过程。  众多学者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具

3、有如下特征:终身性,即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发展才是绝对的,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职业发展始终;自主性,即教师本人必须把外在的影响转化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阶段性,即教师成长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至少呈现三个发展阶段――职前专业化、入门专业化、在职专业化;连续性,即教师只有不断进修和提高自我修养,才能确保知识、能力、观念与时俱进,实现自身发展;丰富性,即指发展内涵的丰富性。所以,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不断接收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在教师个人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又伴随着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4、职业情感及社会责任感的成熟、提升与创新。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笔者认为主要涵盖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这也是高校特点和功能所决定的。专业精神,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情感能产生良好教育教学效果;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一种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综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包括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等,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教育行为的效率。  2.教师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理论源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后衍用到众多领域。绩效指的是组织

5、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为的结果。绩效评价指组织根据评价内容,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和评价程序,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与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目前在国内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评价,即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对教师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用和完成水平进行判断;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绩效评价除了评价教师工作结果之外,还包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符合教师职业要求的及与教育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行为及过程的评价,是过

6、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审视  1.对绩效评价功能的审视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功能常常通过奖惩这一载体。但是,若只片面强调奖惩的激励作用,甚至把它作为唯一手段,就容易滋生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情绪,出现“文人相轻”等现象,影响教师主体地位及功能的发挥,还影响教师团队精神的发挥及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所以,绩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反思,全面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此种意义上的

7、绩效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有学者提出,如何利用教师绩效考核结果,是区分奖惩性教师评价与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若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仅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这是一种奖惩性教师评价;若把考核的结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之基础,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则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可见,绩效评价的立足点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只是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最终需要通过评价结果的合理、科学运用,让教师感受到评价的压力,从而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2.对绩效评价内容的审视  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两方面对教师进行

8、绩效评价。工作数量主要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育人(承担党建、班主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和学生科技活动指导等育人工作)等工作量;工作质量主要指教师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上所取得的成果、荣誉的等次及影响力,如论著发表、科研获奖的级别、指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获奖情况等。总的看,国内学者在探讨教师绩效评价时,主要是从工作结果角度进行评价,未涉及或很少涉及“周边绩效”的评价(即对教师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