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

ID:14081572

大小:3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5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_第1页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_第2页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_第3页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_第4页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突破“工艺流程题”难点  化工模拟又称工艺流程模拟,通俗地说,就是师生根据特定的信息情景,以工程师的身份根据生产的需求设定专用的化工生产过程,并对生产过程关键的操作进行选定、分析和评价。其关键问题包括有效信息的获取、整合和有效迁移,关键操作的选定,关键现象的评价和原理的应用;化工推理指在化工模拟过程中掌握一定化工流程信息(事实)、必要数据和物料及产物相关性的基础上,通过因果关系、特定关系等顺次地、逐步地推理,最后得出新结论的过程。化工流程推理可采用联想推理法、综合推理法、因果推理法、反向推理法、假设推理法、

2、类比推理法、预测推理法、辐射推理法、回溯推理法;在心理学中,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在“工艺流程”题备考中,迁移是重要的一环。  一、工业流程题的主要特点  化工流程图试题成了各省高考必考题型,也是学生备考中最为“恐惧”、失分相对较多的题型。其实这种试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骤或物质转换用框图(流程图)形式表示出来,将其中相关的信息以文字、表格或图像呈现出来,然后根据流程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进行设问,从而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试题。

3、因而此类试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点,集中体现为信息处理量大,灵活性强,思维跨越性大,综合度大,区分度大。  总体来看,这类试题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①源于生产实际,命题者模拟再现工业生产的情景,给出必要信息,编制精简流程,设计充分情景,提出核心问题,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个层次上寻求原因和解决方案。要求考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信息分析问题实质、进而解决问题。因而这类试题能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观点;②试题内容(选材、信息、情景、设疑等)丰富多样,灵活多变,能全面考查学生应

4、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阅读审题进而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比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和原理进而描述“操纵、现象、原因、结论”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2009年至2013年广东化工流程图试题的考查知识点  对比分析广东近5年高考化工流程图试题,该类试题从化工工艺分,可分为基础化学工艺题(如2010年,以β-锂辉石为原料制备碳酸锂)和精细化工工艺题(如2011年,粗铝的吹气精炼以及钢材镀铝);从生产过程的主要工序分,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2009年,生产硼砂的固体废料回收镁)、原材料化学转

5、化工艺流程题(2012年,用饱和石灰水溶浸“呆矿”制取硫酸钾)、电解工艺流程题(如2011年,粗铝的吹气精炼以及钢材镀铝等;2013年,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  对比近5年的高考流程题,不难发现,此类试题虽然灵活多变,但所考查的知识点还是具有高度的共性,一般而言,流程题设置5个小问,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以下几种:  1.元素化合物,包括物质的性质和应用、物质转化条件及反应。设置的问题主要有化学方程式书写、  试剂的选择和现象描述、物质转换的条件选择、“除杂”及“转化”原理阐述等。  2.基本理

6、论和原理,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能量转换及盖斯定律、  原电池和电解池等。设置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检验、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数据或图像分析、速率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盖斯定律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能量(ΔH)常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电极方程式书写、金属腐蚀和保护。  3.基本实验操作,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工序、产品的分离和提纯工序。设置的问题主要有研磨或粉碎  原因分析、原材料溶解(水溶、酸浸、碱浸)或熔融条件下的

7、方程式书写、过滤、分液、蒸发等基本操作和仪器的描述、调节溶液pH以促进离子水解而沉淀原理及条件考查、特殊操作(如趁热过滤、重结晶)考核等。  4.绿色化学原理,主要考查绿色化学原理和应用,设置的问题形式有物质循环及副产物回收描述、  诸如氯气尾气吸收之类的“工业三废”处理的原理阐述。  5.基本计算,主要是工业“定量”分析,设置的问题形式有概念应用型计算和当量“守恒”计算,  如溶度积的考核、速率计算等、浓度计算、质量百分数求解、产率和原料的转化率计算等。  三、“模拟―想象―迁移”复习突破化工流程图试题“

8、瓶颈”  在高三备考过程中,工业流程题是学生最“恐惧”的试题,无论怎样复习,始终无法突破。原因较多,有诸如审题、分析等学生基础知识能力薄弱因素,也存在诸如语言不规范、错别字等“学习习惯不好”因素,但这些可以经过复习可以改善,那么一个隐性的客观因素就是我们在引导学生复习或学习复习备考中采取了“脱离实践”的“纯理论”备考方式,致使学生在做题时灵活度不够,信息整合不完善,知识迁移不到位[3]。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形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