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

ID:14093438

大小:1.72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26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_第1页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_第2页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_第3页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_第4页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胜浦浪花苑 基坑围护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胜浦浪花苑小区二期1~8#、17#楼及地下车库基坑围护工程方案设计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胜浦浪花苑动迁小区二期西组团工程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胜浦镇吴淞路南部,兴浦路西侧,交通方便。场地东侧为在建浪花苑动迁小区二期东组团,西两、南侧为已建住宅,北侧为吴淞商业中心建筑,均有道路相隔,地理位置优越。现场地势较平坦,靠近道路略高,本工程各建筑概况详见下表。西组团各建筑概况表建筑编号建筑性质建筑层数总建筑面积(m2)单元数地下地上1#中高层-1181165022#小高层-111566623#小高层-111566624#小高层-111361215#小高层-111566

2、626#中高层-1181165027#中高层-1181165028#高层-12314192217#公建3—43012地下车库-1#-13691地下车库-2#-12775地下车库-3#-12638合计817681.2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场地地面基本平整,标高在2.15~3.03m,一般在2.40~2.70m之间。据资料场地原为农田,原地面标高为1.5~2.0m,中部原有一条小河,河宽约10~20m,河底标高约-2.0m左右,现已回填约2年。1.工程地质概况场地范围内地基土除表层填土外,其余均为湖沼相、滨海相、河泛等相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细砂等组成。根

3、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本场区内土层分布及结构特征如下:①-1素填土:主要为耕土及填粘性土,含碎砖及植物根系,土质不均匀,呈松散、软塑局部可塑状态,场地内均有分布。①-2淤泥质填土:含少量碎砖石及粉质粘土团块,流塑状态,具高压缩性,场地内原河道内分布。②粉质粘土:软塑局部可塑状态,层下部状态渐变差,干强度中等,具中等~高压缩性,场地内绝大部分分布,地基承载力为90kPa。③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含有机质,欠均匀,干强度中等,高压缩性,场地内均有分布,地基承载力为55kPa。④粘土:可塑状态,夹青色条文及少量黑色铁锰质结核,较均匀,干强度高,具中等压缩性

4、,场地内绝大部分分布,地基承载力为200kPa。⑤粉质粘土:可塑局部软塑状态,层下部夹薄层粉土,干强度中等,中等压缩性,场地内均有分布,地基承载力为150kPa。⑥粉土:稍密~中密状态,很湿,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屑,干强度低,中低压缩性,场地内绝大部分分布,地基承载力为140kPa。⑦层粉质粘土:软塑局部可塑状态,夹粉土薄层,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场地内均与分布。场地内各土层分布情况表层号厚度最小值(米)厚度最大值(米)厚度平均值(米)层顶标高最小值(米)层顶标高最大值(米)层顶标高平均值(米)①-10.604.702.282.153.032.4

5、7①-20.402.301.20-1.391.340.02②0.202.400.86-0.451.700.39③0.205.401.65-2.19-0.08-0.68④0.205.002.15-6.15-1.42-3.60⑤0.502.201.17-8.65-3.88-5.84⑥0.305.502.98-9.41-4.78-6.72⑦0.703.302.11-10.94-8.25-9.672.水文地质条件苏州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黄海标高,下同),近3~5年最高潜水位为2.50米,最低25胜浦浪花苑小区二期1~8#、17#楼及地下车库基坑围护工程方

6、案设计潜水位为-0.21米,潜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2m。苏州市历史最高承压水水位为1.74m,近3~5年最高微承压水水位为1.60m左右。对本工程建设有影响的地下水主要为浅层孔隙潜水和微承压水:一类为场地浅层孔隙潜水,赋存于第①层填土孔隙及②、③层粘土性土的裂隙、根孔、虫孔中,富水性差,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初见水位埋深为1.10m~1.70m,标高为0.90m~1.25m;稳定水位埋深为1.00m~1.60m,标高为1.03m~1.35m。另一类为浅层微承压水,赋存于第⑥层粉土中,埋深较大,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中等,主要补给来源为浅部地

7、下水的垂直渗入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以深井抽取及地下水侧向径流为主要的排泄方式。通过套管止水法测得微承压水水位标高为0.95~1.02m。1.3工程环境条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场地东侧为兴浦路,西、南侧有已建多层住宅房屋,北侧为吴淞商业中心建筑,四周均有道路相隔,基坑围护工程在四周空间较小。多层住宅建筑的基础形式均为桩基础。场地内有一条暗河经过,回填土和淤泥质土较厚。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基坑东侧道路边有燃气管道和污水管道,燃气管道中心线埋距离建筑边界线线的最小距离为11m,管底标高为1.405~1.632m;污水管道中心线距离建筑边界线的最小距离为5m,管底标

8、高为-0.897~-1.219m;地下车库边界线离兴浦路中心线最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