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

ID:14094121

大小:4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6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_第1页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_第2页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_第3页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_第4页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2006年北注协CPA慢班《会计》讲义-第01章总论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编制、调整)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略有变化:增加利得与损失的概念。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

2、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主

3、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可以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

4、、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

5、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13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6个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

6、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有4个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

7、,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个  (1)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

8、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根据调节利润的需要,任意提取准备)。如果设置秘密准备,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2)重要性原则,要求重要会计事项应充分、准确披露,对于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