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

ID:14098194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做好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健词:中职毕业生 就业指导 劳动力资源引言  论文摘要:详细论述了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及这项工作的现状、包括的内容和搞好这项工作的措施。旨在提高我们时就业指导工作的了解和认识,以使这项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开展。  从1993年始,毕业生“就业”这一概念得到了确立,“分配”这一概念逐步成为了历史,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行较广泛意义上的“双向选择”,毕业生择业的自主权和用人单位的自主择人权得到切实的确立;再随着毕业生“派遣证”改为“报到证”的变化,毕业生就业制度完全实现了“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

2、实际情况,伪净子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每个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到每一所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大事。1就业指导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1社会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目前我国城镇每年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为3000万个,每年城镇的劳动力供给市场大约为5000万,远远超出了就业岗位。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国企改革的深人,国有企业在职职工大约为1.1亿左右,而富余人员就达3000余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有1.5亿左右,常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流动的人口就达6000多万,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

3、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300多万人,2006年达35。万人以上。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缓慢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1.2中职毕业生就业矛盾的复杂性近年来,作为吸收中职生主渠道的国有企业,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普遍失去了大量消耗新增劳动力的能力,这给中职毕业生进人这些企业带来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设备陈旧老化、师资不足,跟不上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专业能力方面达不到社会的要求。据广州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处统计,广州劳动就业市场目前急需的是能操作高精度设备,电脑自动化设备的人才,比如在模具行业中掌握数控车、铣床、数

4、控电火花加工、连续数控轨迹磨床的技术工人十分紧缺,企业拿出5000元/月的薪水也很难找到。这说明,我们培养出来的中职生并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培养还处于过去那种较低层次的阶段,培养目标和现实需求脱节,这是造成中职生难于就业的根本原因。1.3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大多数中职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未开设就业指导课。大部份中职校是将招生和就业合为办公,一套班子。这样大量的精力就用在了招生工作上,而就业指导工作只停留在张贴招聘信息,组织学生应聘,行使相当于社会上职业介绍所的职能,更深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远未开展起来。3由于放松了平时的就业指导工作,在相当一部份学生中,就业观念陈腐,还存

5、在铁饭碗、终身制的就业观念。他们对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不屑一顾,苦恋国营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认为只有到了这些单位才算就业,否则只算打工。这些观念严重地阻碍了其就业和择业。2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2.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在就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国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与就业有关的政策、法规,还有相应的对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制度进行的改革。这些政策、法规、制度涉及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到失业、转岗直到退休的全过程;涉及用人单位招聘,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福利待遇和工资以及辞退等诸多环节;还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确立等内容。这些政

6、策及法律规范,不仅是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行为准则和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则,也是劳动者实现就业和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因此,对于准备就业的毕业生来说,了解这些法律法规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他们实现就业以及今后处理好、调整好劳动关系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2指导毕业生掌握实现就业的步骤、程序和方法实现就业,包括彼此衔接的若干步骤以及必须履行的程序。如写“求职书”、填“求职登记表,办理就业的有关手续,怎样了解就业信息等等。把自身条件和招工要求进行认真比较,从而减少盲从性,做出恰当的选择,这样可以使毕业生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3开展就业的心理咨询活动从心理结构的角度看,与择业相关的

7、因素有两类:一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干;二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只知道在干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干?人的选择行为源于自己的内心,是有意识的心理和无意识的心理的综合,是有利于择业心理和不利于择业心理的综合。教会学生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更能把握自己,从而正确择业,使择业成功。2.4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2.4.1让学生正确理解新形式下就业的概念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只有分配到国有单位工作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