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

ID:14108881

大小:41.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6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_第1页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_第2页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_第3页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_第4页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誉为“花王”。“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国色天香,契合了人们祈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是国人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其色、姿、香、韵个佳。花开时节、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花香怡人。花调之后,依然气宇轩昂,婀娜多姿。寒冬叶落,更现枝干苍奇,苍桑挺拔,铁骨铮铮。1、牡丹的栽培史1.1野生到引种栽培阶段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二者花形相似,但前者为木本,后者为草本。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只有芍药而无牡丹的记载。人

2、们最早是从药用价值认识了牡丹。在1972年甘肃武威市柏树乡考古发现的东汉早期圹墓医简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是迄今已有资料中有关牡丹的最早文字记栽。牡丹名字来自明代李明珍《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茎,故谓‘牡’(即分株繁殖),其花红故谓‘丹’。牡丹别名又称:木芍药、富贵花、鹿韭、鼠姑、百两金、唐狮子、据宋朝余仁中本《顾虎头列女传》有画面描绘了庭院中栽植的木芍药,顾虎头即顾恺之(约344—405年在世),由此可知牡丹观赏栽培始期距今约有1600年。1.2逐步发展时期隋朝时已出现了不少牡丹品种,如“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颤风娇”等,这些栽植于御苑,这是

3、中国牡丹由乡间进入城市、由民间田园进入皇家宫苑之开端,自此牡丹开始了她的“富贵历程”。唐代牡丹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牡丹至少有了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还出现了重瓣品种唐代宫廷中还注重牡丹插花,并对摆设环境、剪截工具、容器、几架都有严格要求。在欣赏牡丹插花的同时,还要绘画、奏曲、饮酒赋诗,唐代牡丹能如此迅速发展,国都长安人们喜欢牡丹如痴如狂,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生活情调的热烈使长安人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牡丹的国色天香,雍荣华贵,正迎合了大唐盛世人们的心态。同时,帝王文人雅士带头喜爱牡丹,更形成了深厚牡丹文化氛围,不断掀起观赏牡丹、

4、咏颂牡丹的热潮。唐代国都长安牡丹兴盛。逐渐波及到其它地方,首先,洛阳牡丹得到发展,长安牡丹也南下杭州,此外东北牡丹江一带也曾有过牡丹栽培。1.3兴旺发展时期宋朝牡丹进入了历史上辉煌的阶段,尤对牡丹的珍爱不逊于唐人,北宋时洛阳成为全国牡丹栽培中心,至南宋时天彭(今四川彭州市)牡丹享有盛名。当时人们已熟悉牡丹习性,栽培技术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栽培规模扩大了,出现了牡丹专类园,并形成了庞大的花会,花市。牡丹的切花保鲜技术也进一步提高。用蜡封花枝切口,再将装花的竹笼用菜叶填充,覆盖运输时尽量不颠簸,花朵能保鲜数天。这个时期有不少牡丹种植高手用自然变异(芽变、枝变)和天然杂交进行新品种

5、选育。嫁接技术这时开始出现,并受到重视。人们用野生牡丹或实生苗为砧木,进行分株繁殖。其中嫁接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园艺技术,在欧阳修著文总结牡丹嫁接技术的800年后,英国人罗伯特·福琼于1845年来华搜集我国珍贵植物资源时,首次把我国南宋时用芍药根嫁接繁殖牡丹的技术带回国,这才解决了引种牡丹在英国生长不良的问题,为欧洲牡丹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宋代人们不仅继承了唐人爱牡丹的传统,还开始撰文系统地总结牡丹种植经验。986年僧人仲休撰《越中牡丹花品》为牡丹作谱,现已残缺不全。0034年欧阳修撰《洛阳牡丹记》是现在看到的世界上最早一部牡丹专谱,他不但系统介绍种花、爱花、赏花的盛况

6、,还相当专业地记述了牡丹的育种方法,花型演化趋势,特别对播种选育新品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元朝,牡丹与中华文明一同处于暂时性的低潮。明代,牡丹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个较大发展,栽培中心转移到亳州,曹州还有国都北京,江南的太湖周围、西北的兰州,临夏等地也繁盛起来。牡丹在私人宅第、农家院落获得大发展。据《亳州牡丹史》记载,园艺品种增至340余个,黄、白、粉、红、紫、黑、蓝、绿等花色已基本齐全。由于宫廷用花需求,牡丹催花技术也进一步发展。明末亳州牡丹衰落。明末清初,曹州(今菏泽)取代亳州成为牡丹栽培中心,至今菏泽仍是全国乃至全球牡丹生产基地,并有“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誉,曹州城因各地花农

7、广植牡丹芍药,以养花为业,正如“曹州园户种花,如种黍粟,动以顷计。东部二十里,盖连畦接畛也。”(余鹏举《曹州牡丹谱》),这也是第一部全面介绍菏泽牡丹的专谱,再后,赵孟俭原著,赵世学新增《桑篱园牡丹谱》记载曹州牡丹240个品种,据清时老花农王文德记忆,曹州历史上最高栽培面积达33.3hm2,品种300多个。曹州牡丹有较大规模种植,早已形成商品。曹州牡丹集中在城东北一带,这里牡丹园星罗棋布,且多为明代所建,著名的园子有桑篱园、绮步园、玉田花园等。清代、人们对牡丹喜爱更甚,冬季赏“富贵花”成为宫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