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

ID:14110923

大小:9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6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_第1页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_第2页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_第3页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_第4页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教学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学风雨操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建筑学专业本科《风雨操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课题:中学风雨操场建筑设计授课班级:建筑学专业(本科)授课阶段:四年级下学期(11-19周)制定时间:2009年9月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风雨操场设计课题教研组10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学风雨操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中学风雨操场设计任务指导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该课题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在一定的环境和经济水准条件下,处理功能技术比较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中小型综合性建筑的设计方法。强调各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树立综合意识和广义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解决综合设计问题的能力。2

2、、学习体育建筑空间特点,熟悉相关建筑规范,了解比赛场馆视线及声场定性分析方法。3、学习掌握大空间建筑的结构选型、交通组织,及根据建筑空间特点进行结构合理选型的原则。注重大跨结构选型、设备选型对设计构思、空间处理的影响,并结合智能、节能、生态等设计因素合理进行设计。4、了解中小学总体功能布局的特点及校园空间的特色,养成尊重环境、尊重规划的设计习惯,从校园的整体规划入手,用协调的手法设计单体。5、在三年级建筑设计基础及原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场地设计、建筑方案创作、图纸表达及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文献调研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整理,旨在了解中小学规

3、划及体育建筑的特征、发展历史以及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及空间特点,了解当前我国体育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2、专题调研结合本课程设计所选题目,对本市及周边城市优秀中小学体育建筑设计成果进行广泛的调研,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探讨中小学体育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践。3、课程设计在现场调研基础上,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资料,分析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关系,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及空间表达成果。4、设计成果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图文并茂,符合课程设计排版要求。10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学风雨操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三、主要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讲解、设计辅导、专题讲座、问题讨论、参观调研、

4、公开讲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问题分析、方案创作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四、设计要点1.风雨操场的面积应满足日常体育教学的需要,也应考虑全校师生聚会的需要,在面积上应符合建设标准的规定,在设计上应符合规范要求。2.风雨操场可具备满足学校举办各种集会、活动的使用要求,在纵轴线一端设置简易型舞台,并考虑在适当位置设置存放活动座椅的库房。3.风雨操场的位置应与室外运动场地靠近,以便二者连成一体综合使用。4.为方便使用,风雨操场内应设置必要的辅助用房,如体育器材室、体育教研室、更衣室、淋浴及卫生间等。5.出入口的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最大容纳人数的紧急疏散要求。6.当风雨操场有对外开发的可

5、能性时,应考虑其出入口的位置与学校出入口的关系,不应使外来使用者的交通流线穿过教学区。7.风雨操场应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主要采光面为南北向,即风雨操场的长轴为东西向,但东西山墙上不得开设采光窗以防止产生眩光。8.风雨操场的室内空间应满足下表要求项目面积m2净高m使用说明小学中学中师幼师类型小型360不低于6.0容1-2班- 中型(甲)650不低于7.0-容1-2班中型(乙)760不低于8.0-容2-3班大型1000不低于8.0-容3-4班9.运动区四周(沿墙边)可布置活动座椅。可利用层高设置跑马廊,用来观看比赛及休息。10.根据建筑功能,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并处理好大小空间的有机转换。

6、充分利用建筑层高的变化及结构特点,创造良好的空间效果及建筑形象。11.处理好风雨操场和校园整体环境的关系,对建筑风格和尺度准确定位;结合周边运动场地,合理组织各种流线设计,避免交叉干扰;优化场地设计,满足疏散及消防要求。10建筑学专业(本科)《中学风雨操场设计》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五、设计阶段及成果要求1、设计阶段划分n现场调研阶段要求:――现场调研成果,包括设计条件分析,场地地形分析;――成果格式应规范化,一般采取三段式结构,分为序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在正文后还可有附录部分,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统计数据和参考文献目录等。报告文字总数控制在4000字左右(含分析图表等),A4版面装

7、订。n一草阶段要求:――概念分析草图或工作模型草图(1:200);――分析比较方案及优缺点分析;――设计理念形成及初步方案构思(1:200)n二草阶段要求――总平面,各类分析图(1:500)――建筑单体空间特征及相关模型分析深入;――多方案比较,分析比较各方案优缺点,进行方案调整,――最终方案剖面设计n正草图阶段要求――总平面定稿方案(1:500),功能空间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绿化景观分析,文字说明等;――建筑理念构思过程,建筑各层平面、立面、剖面,定稿方案;――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