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

ID:14113766

大小:4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_第1页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_第2页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_第3页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_第4页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摘要:新历史主义开掘了对历史与文本的双向关注,认为应从“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两方面解读文学作品,但至今鲜有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切入对《红楼梦》进行深入全面解读的研究。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读的《红楼梦》,既文学化地反映了历史,又反过来能动地参予到对历史文化的塑造中,实现了文学与历史的互动。关键词:新历史主义红楼梦曹雪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itle:AnInterpretation

2、ofADreamofRedMansionfromthePerspectiveofNewHistoricismAbstract:NewHistoricismaimssimultaneouslytounderstandtheworkthroughitshistoricalcontextandtounderstandhistorythroughliterature.Inthispaper,are-readingofADreamofRedMansioninthisperspectiverevealsanewunderstandingofthenovel.Keywor

3、ds:NewHistoricismADreamofRedMansionCaoxueq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楼梦》作为一个文学奇迹,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而又最复杂的作品,它容许人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并且,它总能让人们有所发现。自清代起至今二百余年,评《红楼梦》之作可谓汗牛充栋,有从心理分析视角的,有从信息论视角的,有从结构主义视角的……等等不一而足,但至今仍鲜有从新历史主义视角切入对《红楼梦》进行深入全面解读的研究。作为

4、一个理论流派,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学术界。在新历史主义之前,以新批评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理论流派大都坚持文本中心主义和文学本体论的主张,认为文本是自我指涉的自足的独立体系。新历史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后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主张将文学文本(text)与历史语境(context)相联系。与传统历史主义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并不认为历史是渐进的,叙述是中性的,文本是被动的,在否定前者关于分析客观性和话语永恒性等论述的基础上,新历史主义强调文本与语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认为文学创作本身既为文化产物,同时也参与对文化的塑造,因此对社会权力运作和文

5、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尤为关注。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摒弃了传统理论中的孤立形式研究,重新将文学作品纳入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进行阐释,相对于形式主义和其他文本及读者中心批评理论而言,其“历史文化转向”具有很强的颠覆性。(盛宁:126)由此,新历史主义拆除了传统意义上历史与文学之间的藩篱,转而强调两者相互交错,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主张在文学研究和批评实践中引入对“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的二元关注。本文旨在依据新历史主义相关观点,对《红楼梦》进行解读,分析曹雪芹在作品中是如何恰当地处理文学与历史,现实与虚构,事实与故事的关系,探讨文学创作是如何反映历史,

6、又如何能动地影响到文化的塑造的,即《红楼梦》一书是如何体现“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的。5历史的文本性在谈及“历史的文本性”时,新历史主义批评认为,历史的书写过程只是一个阐释过程,是对历史实践的描述性建构,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历史事实再现之说。我们感受到的历史,只不过是言语的人工制品,是对过去无序事件进行裁剪,拼贴,加工的产物,正如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怀特所言:“……这里,互相对抗的叙事之间的冲突与所论问题的事实之间存着较少的联系,而与情节建构赋予事件的不同的故事意义却关系甚密。”(325-26)《红楼梦》所处和所反映的时代,即18世纪中国清朝的康,雍,乾时

7、期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是酝酿着新的历史大变动的时代,此时的社会制度,看上去同荣宁二府一样,依然显赫,森严,可是,底层的反抗摇晃着基石,它本身的腐败蚀空了内部,而商品,货币,资本的野草,从每一条裂缝中滋生,促使其崩塌的更快。曹雪芹当然还不可能真正自觉到他所反映的一切,但是在他笔触能及的范围内,他所创造的形象体系所反映的世态演变,仍是十分全面深刻的。曹雪芹以他的如椽之笔,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和其他仕宦之家的盛衰沉浮,通过贾宝玉,甄宝玉,巧姐,贾兰等贵族后裔的时乖命蹇,描绘了一幅旧有仕宦世家纷纷沉沦,各个阶层急剧分化,整个社会激烈动荡的历史时代

8、画面,《红楼梦》文本从经济基础,社会关系以及上层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