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

ID:14119549

大小:7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6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_第1页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_第2页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_第3页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_第4页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立项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目的意义等)冠心病长期以来一直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死于心脏疾病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要改善这类病人的预后,减少病死率,防治血栓形成就显得极为重要。抗血小板新药氯吡格雷(clopidogrel,CPG)是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的不可逆性拮抗剂,属于第二代的噻吩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2],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目前,氯吡格雷联合阿

2、司匹林已经成为ACS患者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抗血小板方案[3]。然而,虽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比单用阿司匹林降低了20%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约有10%的患者在远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4],这可能与个体对氯吡格雷疗反应的变异性有关。文献报道了4%~31%的患者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不能有效的抑制血小板的反应[2,5]。因而,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的发生率、与临床相关性及相关机制的研究已成为临床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氯吡格雷是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要被肝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氧化生成一种活性产物发挥抗血小板作用。然而约85%的前体药物被酯

3、酶水解为无活性的羧酸衍生物,仅约15%被肝CYP系统代谢,其噻吩环被氧化后形成一种中间代谢物(2-氧-氯吡格雷),后者进一步被氧化,导致噻吩环打开,形成一个羧基和巯基。氯吡格雷的活性巯基在P2Y12受体的半胱氨酸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进而不可逆地阻断P2Y12受体,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2]。临床氯吡格雷的常用剂量(≥75mg/日,≥4d)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此作用在首次给药后2h内即可检测到,重复给药3~7d后达到血药浓度稳态,此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平均可达40%~60%。停药后,一般于5~8d内血小板聚集性(和出血时间)逐渐恢复至基线水平。首剂给予氯吡

4、格雷负荷剂量(300~400mg),继以75mg/日维持,其作用可提前于给药30分钟内出现,2h内达到稳态水平,且耐受良好,尤其适用于紧急状况(如急性心梗、支架植入术后)时[6]。目前个体对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的标准定义仍然是缺乏的。不同的名称定义了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反应失效,如“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resistance)”,“低反应性(lowresponder、hypo-responder)”,“半反应者(semi-responder)”,“欠佳的反应者(suboptimalresponder)”等也更进一步的混淆了该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进行了定义

5、,如Gurbel、Muller等[5,7]定义使用5μmol/LADP作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基线值与用药后差值≤10%为氯吡格雷抵抗者差值在10%-29%为半反应者,差值>30%为反应者,计算公式为:。(IPA:为血小板聚集抑制;MAR:最大的血小板聚集率)[8]。而Lee等[9]使用VerifyNowP2Y12系统直接检测氯吡格雷对于P2Y12受体的抑制,P2Y12受体介导的聚集率用P2Y12反应单位(PRUs)和抑制百分率表示。抑制百分率([1-PRU/基线的PRU]*100)<20%被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国内,有研究将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4hGPⅡb/Ⅲa值升高>1

6、.38%者。但这些定义都存在有不明确的地方,如服用氯吡格雷的不同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服药后的测定时间、氯吡格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度的测定方法、激动剂ADP的浓度、抗凝剂(柠檬酸或水蛭素)都会对个体的氯吡格雷反应性有影响。在本研究中,我们用Angiolillo等提出的“氯吡格雷反应变异性”来表示个体间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的反应差异[3]。2003年Gurbel等[5]对96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研究发现,用5μmol/LADP作激动剂,在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mg后2h、24h、5d和30d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分别是63%、31%、31%和15%。同年Mull

7、er等[7]对105例稳定型心绞痛PCI术后患者进行分析发现5%~11%的患者是无反应者,9%~26%是半反应者。PCI术后出现急性血栓的两例患者均是无反应者。该研究证实了PCI术后的患者中存在一个对氯吡格雷没有充足反应的亚组,这可能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相符合。在日本,有研究显示[8]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48h后,反应者、高反应者和低反应者分别是36%、50%和14%,证明日本患者也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在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研究的基础上,2008年Trenk等评价了CYP4502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