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

ID:14121811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_第1页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_第2页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_第3页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_第4页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城市定位和发展调查报告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内一大批中小城市蓬勃兴起,在吸引投资、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市作为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中小城市,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明确城市的战略定位,塑造独特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三个原则,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导向性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2、建国后,市进行过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1958年将城市定性为以纺织、地毯、刺绣、食品、加工、渔业为主的轻工业城市;1978年定性为以电子仪表为领航,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工业、港口、旅游城市;1996年定性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生态化城市。这三轮总体规划在不同时期较好地指导了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都过分注重规划的技术性功能,忽视了战略作用的发挥。为此,自2002年开始,我们着手启动了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邀请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等有关专家,多方论证,形成了《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确定了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即以现代制造业、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生态城市。这一定位,充分考虑

3、到了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错位竞争。城市定位既要考虑前瞻性,又要立足现实,应该是跳起来就能摘到的一个桃子,才能起到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在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区以及中日韩东北亚大三角区域中,不具备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也尚未成为重要的城市节点。因此,在确定城市定位上,我们坚持摆正位置、找准区域角色,不贪大求洋,不好高骛远,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同时,尽管高新技术产业是的一大亮点,但是我们考虑到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定位与的现实产业基础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把其调整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不再直接体现在城市定位中,使城市定位既切合实际,又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突出比较优

4、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同时又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发挥这些比较优势,坚持不懈地打环境和开放“两张牌”,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发展。去年,全市GDP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亿元,近17年来年均增长18%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到%,在承接韩日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方面,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要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取得主动,也必须保护好、发挥好、利用好这些优势。为此,我们在城市定性中,鲜明地提出了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旅游度假业,不仅深基于

5、的产业基础,也完全符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大大增强了城市战略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三是凸现城市个性。城市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响亮的品牌,才能在“注意力经济”中脱颖而出。多年来,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断地丰富和提升“人居”品牌,获得了一系列省级、国家级和世界级荣誉称号,先后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和优秀旅游城市群,两次被联合国评为“迪拜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又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人居节,被国内外朋友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为进一步提炼城市特质,凸现城市特色与优势,我们又提出在“最佳人居城市”

6、的基础上,打造“最佳创业城市”,打响“居住在、创业在、成功在”的城市品牌。为此,我们在城市定位中突出了“综合性生态城市”,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特色竞争力。  二、围绕四个重点,确立城市的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定位明确后,便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灵魂,便可围绕塑造自己独特的个性来确立城市的发展战略。  从区域经济上,明确了的区位功能。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既融合又竞争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要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观点,从宽广的视角、长远的眼光出发,在更大的地域空间,充分发挥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优势,实行优势互补、长短取齐和联动发展,提升城

7、市的区位功能地位。为此,我们确立了“四个面向”的思路,就是面向东北亚,构筑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面向国内,建设一流的旅游城市;面向,接轨、,实现互动发展;面向市域,强化优势,中心带动。按照这个思路,既可以强化优势,又可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  从空间结构上,推动了城市的形态创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是推动经济重心转移、塑造城市个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手段。下辖的三个县级市都是全国“百强县”,均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都处于一小时工作圈范围内,彼此联系紧密,产业关联度高。在确定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