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

ID:14125038

大小:225.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26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设计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昊源煤矿+450中央采区方案设计说明书昊源煤矿位于新疆塔城托里县境内,西距塔城135公里。西南至托里县75公里东南至克拉玛依91公里,地理坐标:东经84°21′-84°30′,北纬46°08′-46°11′。矿井始建于1989年,于2002年建成试投产,矿井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2004年生产原煤41.7万吨。现矿井开采的+600水平中央采区尚剩余储量140万吨左右,可以开采3.4年。为了保证矿井采区的正常接替,特编制+450中央采区设计。第一章采区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采区概况采区地表地形西高东低,为侵蚀堆积台地和丘陵,海拔高度+

2、850-+760米,相对高差20-50米,地形坡度平缓。矿井南缘有铁厂沟河,年平均流量0.24-0.76m3/s。3-4月份为洪水期,枯水期为2-3月份和7-9月份,气候干旱,多风少雨,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地表有第四系潜水,埋深一般3-5米,采区开采标高为+600-+450米,开采范围西至Ⅱ勘探线,东至X堪探线向东500米。该采区上部是六斜采空区和+600中央采区,东翼、西翼、北部是未开采区。第二节地质特征一、煤系地层该采区煤层分布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中,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

3、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夹矸厚0.3—0.7米,由泥岩、碳质泥岩组成。煤层顶板多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二、煤层和煤质1、B13煤层:B13煤层与B14煤层间距2.0-8.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27米,煤厚尚稳定。煤层结构简单,仅个别点有0.16米的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次之。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导系数11%,属稳定煤层。2、B12煤层:与B13煤层间距3.

4、0-7.0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平均厚3.08米。煤层在空间变化极小,结构复杂,两层薄夹矸。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煤层可采系数96%,厚度变异系数21%,属稳定煤层。3、B11煤层:与B12煤层间距26-32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钻探控制点5个,为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3.36米,该采区煤层厚变化不大。结构较复杂,煤层夹矸厚度不大,多在0.26-0.79米之间,其岩性以炭质泥岩、泥岩为主。煤层顶底板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煤层的可采系数86%,厚度变异系数45%,属较稳定煤

5、层。4、B10煤层:与B11煤层间距5-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3.66米,煤层结构较复杂,一般均含夹矸2-3层夹矸厚度一般为0.3-0.7米,多为泥岩、炭质泥岩。煤层顶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煤层的可采系数为94%,厚度变异系数29%,属较稳定煤层。5、B9煤层:与B10煤层间距7-15米。为主要可采煤层。采区内有5个钻孔控制。煤层平均厚度1.73米。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煤层顶底板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可采系数80%,厚度变异系数51

6、%,属较稳定煤层。三、煤层顶底板B13煤层顶板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煤层底板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B12煤层顶底板均为泥岩或泥质粉砂岩。B11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细砂岩。B10煤层的顶底板岩石也以泥岩、炭质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粉砂岩等。B9煤层顶底板岩石以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次之,局部为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四、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简单,为单斜构造,无大断层,煤层呈向北倾斜,表1-1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种灰分含硫发热量(MJ)倾角(°)厚度(m)层间距(m)容重煤层结构稳定分类直接顶直接底B13不

7、粘长焰煤37.73<1594423-473.271.24较简单稳定泥岩为主,炭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其次泥岩为主3-7B12不粘长焰煤39.59<1587523-473.081.24复杂稳定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其次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其次26-32B11不粘长焰煤40.27<1522623-473.361.24较复杂较稳定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其次炭质泥岩,泥岩为主5-15B10不粘长焰煤41.78<1541023-473.661.24较复杂较稳定泥岩,炭质泥岩为主,粉砂质泥岩其次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其次7-15B9不粘长焰煤49.

8、52<1533423-471.731.24较简单较稳定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其次泥岩为主,炭质泥岩其次煤层倾角在23-47度,可采煤层为B9、B10、B11、B12、B13五层。煤层结构较复杂,普遍含1—3层(部分地段含有4层)夹矸,厚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