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doc

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doc

ID:14128522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6

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doc_第1页
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多给课堂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  摘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堂插话,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年龄段的认知规律相统一的认知特征,是增加课堂反馈渠道、有效调控课堂的举措,是对学生的积极教学情感的呵护,是创造教学契机,培养教学机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插话原因种类教学情感信息反馈教学契机教育机智鼓励    初二某班摩擦起电的教学课上,教者在导入教学时,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多次手捋扎成小捆的干燥化纤细丝。一根根五颜六色的细化纤丝纷纷飘起,形成美丽的辐射状。学生们瞪着大眼,观察着,思考着,有的在低声讨论着。这时,某个学生在座位上情不自禁地大声嚷到:“这有什么稀奇的,这

2、同黑夜里脱下羊毛衫一样,那还能听到叭叭响声,见到火花呢。”全班同学的眼光,立即转向了这位学生。课堂一时陷入寂静,只见讲台上老师脸憋得发青,一脸恼怒之状,强按即将爆发的怒火,自我控制了几十秒钟的情绪,才接着继续讲课。  随着课堂教学平等民主氛围的逐渐浓厚,像这种学生插话的现象,逐渐变多,几乎每节课都能遇到。对课堂学生的插话,是严禁封杀,还是鼓励倡导?待我们细致分析其插话的原因、种类,再给出选择。  1.对插话原因的分析。课堂教学中学生地位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生与老师是平等的地位,共享话语权,教者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教

3、师授课方法改变了,教师讲授为主的形式,变成了以师生交流互动为主的形式。课堂上的评价标准多元化了,没有学生主动参与,与教师交流合作的课堂,是有缺欠的课堂。课堂举手发言的绳索被学生逐渐挣脱,插话的现象也普遍了。  2.对插话学生的类型分析。第一类:性格外向,胆子大,物理功课学习的基础较好,课堂上爱出风头,好表现的学生。经常性地多嘴饶舌。接话把,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时,或对教师讲解的新学习内容有共鸣时,情不自禁地插话了。第二类: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但思维活跃,生活感悟较强的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受到启发,有着新的认识,或认知的火花被点燃之时,也会让人意想不到的

4、插上几句。第三类:对新知识的认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但又要脸面的学生,不懂装懂,经常性的插上几句。  从以上并不全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插话内容是对还是错,或是哪一种类型学生的插话,都有着共性,就是插话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指向了认知的活动的内容,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初步地感悟或产生了共鸣,积极地参与了师生互动的过程。但学生的插话,同时分散了其他同学的课堂注意力。有的认知指向偏离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或讲授内容;或者插话对新知识的认识产生误导;同时更有一些学生的插话,根本就是错误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花时间去纠正。但不论哪种插话它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利大

5、于弊。所以应该多给插话的孩子一些笑脸,对插话给予正确引导和鼓励。  为什么要多给课堂上插话的学生一些笑脸呢?  一、鼓励学生插话,因为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年龄段的认知规律相统一的认知特征  初中学生,年龄多在12~15岁,身体处于发育的高速期。其心理发展也在快速走向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中,“学生的情感特点是肤浅的、外露的,越是低年级越如此。他们听课的表情、神态是他们内部思维活动、心理状态的直观显示图表”2(《课堂教学论》袁金荣主编,第206页)。喜形于色,情动于中而行于外,面部的表情,无不自觉地外露的语言是他们内心思维活动的自觉反映。  学生课堂

6、的插话是认知思维积极活动的结果,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体现,属于情不自禁的语言流露。所以对学生的插话,应看成是正常的现象,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不是学生存心捣蛋的恶作剧。要以宽容之心对待,要以博大胸怀容纳。要有巧妙的语言引导,要保护学生的认知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插话,是对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的呵护  课堂上,有愉快、欢乐、满意的学习情绪,才会产生兴奋、追求、坚持等认知的态度。对插话的学生当头浇下一盆凉水,或把其批评得无地自容,会伤害学生认知的情绪和态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有理智,有情感,活生生的人,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

7、。”(《课堂教学论》袁金荣主编第81页)  对待学生插话,我们应该呵护这种求知欲望的表现,积极引导他们围绕主题,展开思维,让学生的积极认知情绪在课堂上获得肯定,使学生身心愉悦,有愉快的学习情绪。  三、鼓励学生插话,是增加课堂反馈渠道、有效调控课堂的举措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复杂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信息,而不注意接收从学生身上发出的反馈信息,这种教学只是处于最低一级水平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论》袁金荣主编第206页)  学生的插话,是学生认知活动中信息反馈的积极现象。从插话中能反映出学生接受信息是否全

8、面、是否失真、是否存在偏差。教师及时地接收这种信息、有效处理、准确调控,会使认知活动更加有效开展。屏蔽反馈信息、堵住反馈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