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

ID:1415053

大小:1.52 MB

页数:105页

时间:2017-11-11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煤矿采区设计毕业论文第一章矿井概况1.1井田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及交通条件1.1.1井田位置、范围跃进煤矿位于义马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11°50′37″~111°56′15″,北纬34°39′00″~34°43′13″。西部与千秋矿相邻,浅部以F3-3断层为界;深部以35线西275m为人为边界;北部与千秋矿浅部相邻,30线以西大体以涧河南岸为界,30线以东以陇海铁路为界;东部与常村矿相邻,2-3煤层底板等高线+250m以上以下磨矿井田边界为界,+250~-50m以F8断层为界,F8断层以东以-50m底板等高线为界

2、,深部以18线西300m为界;南以F16逆断层为界,井田面积约22.3km2。井田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1-1及采矿许可证。表1-1-1跃进煤矿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XY拐点编号XY13843410375771901838440803758183023843290375766201938441703758183033843290375760002038442203758144343841140375760002138446003757995053839830375805802238444503757987011

3、063839750375820302338442503757905073841200375828102438444803757860083841750375818102538445203757847593841640375814502638445703757824810384177537581255273844635375778751138417953758126028384465037577800123842010375809402938444803757741013384344037581440A38438903

4、758123014384348637581468B38438223758143015384353237581628C38436503758141016384358037582000D38437703758117017384393037582000注:应扣除部分由A~D拐点坐标确定。1.1.2自然地理井田浅部发育有一条自西向东的季节性河流南涧河,该河发源于陕县观音堂、英豪山东麓一带,向东流经新安县,至洛阳汇入洛河,井田以上流域面积约576km2。该河流量0~10.10m3/s,为一季节性河流。井田内所有冲沟干旱季节大多

5、为干沟,雨季则排泄地表,并流入南涧河。110气候:井田位于豫西半干旱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量631.3mm,蒸发量1940.5mm;最大积雪深度300mm,最大冻土深度310mm;结冻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年平均气温13.4℃,最高为41.6℃,最低为-14.3℃。见表1-1-2。表1-1-2义马矿区主要气候特征值一览表项目内容气温(℃)降水量(mm)蒸发量(mm)相对湿度(%)最高(大)41.61013.62368.774时间(年、月、日)196

6、6.6.20196419661964最低(小)-18.7301.01583.359时间(年、月、日)1969.1.31199519851960年平均12.3631.31940.563.7风向:每年5~9月以东~东南风为主,10月至翌年4月以西~西北风为主,一般风速2~4m/s,最大风速20m/s,全年以西西北风频率较高,对本区气候影响较大。地震:本区处于岸上断层、坡头断层与前宫断层等活动断层的三角地带,地震频度较高。据收集洛阳地震局资料:义马市属5级地震区,震中烈度为6~1107度。曾发生地震有:1847年3月渑池地

7、震,5级,震中烈度6度;1920年6月、1930年,1964年9月和11月先后发生4次地震,中科院将前两次鉴定为6级,1964年地震性质与前两次大致类同。1.1.3交通条件陇海铁路、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整个义马煤田,跃进矿有专线与其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见图1-1-3。图1-1-3跃进煤矿交通位置图1.1.4矿井生产建设概况跃进矿原名下磨矿。1958年7月根据河南省工业厅(1958)工基计字第283号文批准,由原义马矿务局建井,设计生产能力21万吨,1959年10月14日投产。矿井东西长约1200110m,南北

8、宽约380~450m,面积约0.5km2,储量280万吨。主要开采2-1煤,截止1961年底累计出煤34.85万吨。由于井田受老窑破坏严重,且采用了回收率低、掘进准备量大的刀柱式采煤方法,年产量一直保持15万吨左右,1963年审定时,核定井型15万吨。1963年10月经河南省冶金煤炭厅批准,从西井(原下磨矿以F8断层为界,分为东井和西井)向南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